【經濟日報╱記者李珣瑛/新竹報導】 2007.06.28
繼交大光電系助理教授陳方中,日前發表全球最高效率的有機塑膠太陽能電池後,工研院昨(27)日發表轉換效率超過7%、領先全球「高光電流」專利技術。工研院這項具有低耗能、可連續生產優點的「有機太陽光電池」,被視為太陽電池繼矽晶、薄膜後的第三代技術,未來可應用在手機、筆記型電腦等行動裝置,達到隨處可充電的便利性。
能源議題發燒,帶動能源類股火紅,全球太陽光電產業規模2006年約88億美元,預估2013年將成長到310億美元,未來10年平均年增率有機會達到30%。而台灣太陽電池產值2004 年全球市占率僅2%(28億美元),2006年則上升到7%(212 億美元),各界競相投入太陽能產業的熱潮,正方興未艾。
美國能源部樂觀認為,未來10年內太陽能的成本將與傳統發電成本相當。
工研院副院長曲新生表示,由於油價高漲,溫室效應嚴重,國內能源自給率低於2%,發展太陽光電是尋找代替能源的重要方案。高光電流技術的短期目標,將以民生化產品為主,透過個人化可攜式電子用品為載具,將逐步結合建物,發展建材一體成型系統,並達到最終發展大型電力供應系統的目標。
目前的無機太陽能電池,需要真空製成,過程以批次完成,長晶的過程高耗能且速度緩慢,還會產生高熱及530噸/GWH 的二氧化碳。
工研院材化所光電有機材料及應用研究組副組長丁晴表示,工研院發表的高光電流技術,專利尚在申請中。但以目前未商業化量產所研發出的有機太陽光電池元件,每瓦的發電成本約1美元,要比當前市售的矽晶太陽光電每瓦發電成本3美元,便宜三分之二。
有機太陽能光電池的液態製程,可以連續塗佈、印刷,由於所需材料少,環保性高,二氧化碳排放量可大幅降至5噸/GWH,且不需要考慮硬體設備、系統架設等周邊設施與成本。
※ 相關報導:
* Sciscape 新聞 [Sep 29, 2003]: 有機太陽能電池曙光乍現
http://www.sciscape.org/news_detail.php?news_id=1277
* Massey 在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的突破
* 台灣研發出高聚光太陽能發電技術
* 量子點配方能使太陽能板更便宜
* 效率達 40% 的太陽能電池
* SHPEGS - 太陽能熱泵發電系統
* 利用聲音將廢熱轉換成電流
* 工程師將糖轉化成 DMF(更新)
* 台北光電週明登場 太陽光電展湊熱鬧
* 綠色能源暨消費專題報導
* 明道將完成綠色示範社區
* 台灣也日光節約?能源局:成效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