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ysicist proposes method to teleport energy
http://www.physorg.com/news184597481.html
By Lisa Zyga, February 5, 2010
(PhysOrg.com) -- 利用使資訊遠距傳輸(teleportation)成為可能的相同量子原理,一項新提議證明那也許能夠傳送能量。利用糾結粒子(entangled particles)中的量子能量波動,物理學家也許夠將能量注入其中一個粒子,並從位於數光年之遙的另一個粒子將能量取出。這項提議或能導致能量散佈的 新發展,對於量子資訊與量子能量之間的關係也能有更好的的理解。
東北大學(Tohoku University)的日本物理學家堀田昌寛(Masahiro Hotta)在一篇最近張貼在 arxiv.org 上,名叫「Energy-Entanglement Relation for Quantum Energy Teleportation(量子能量遠距傳輸的能量糾結關係)」的文章中解釋這種能量遠距傳輸方案。
先前,物理學家已證明如何遠距傳輸數種不同實體,包括光子、原子與離子的量子態。研究者預測遠距傳輸的原理也能擴展到分子、病毒與其他更複雜的物體。過去一年以來,物理學家也已經在探索量子能量遠距傳輸,而堀田的最新論文則建立在這些研究之上。
在 量子能量遠距傳輸中,一位物理學家首先針對二糾結粒子的每一個進行測量。針對第一個粒子的測量會把量子能量注入這個有二個粒子的系統中 -- 那是有可能的,因為任一粒子的能量中總有量子波動。透過對第二個粒子進行仔細挑選的測量,能量接著可從第二個粒子那裡擷取出來。在整個過程中,系統整體能 量仍維持不變。
如同先前遠距傳輸的例子,真實粒子並沒有被傳輸,因為在量子層次上,它們基本上完全一樣。相反的,它們所攜帶的資訊則很重要。基於這個緣故,物理學家可以只在粒子中傳送資訊,而非粒子本身。接收粒子接受來自傳送粒子的資訊,並呈現出與傳送粒子一模一樣的狀態。
堀田的論文標誌著「最小『量子能量遠距傳輸模型』種類之能量糾結關係」的第一個例子。一如他的解釋,這些發現能使科學家們探索物理學的基礎:尤其是,量子資訊與量子能量間的關係。
"這些量子糾結不等式(inequalities)很重要,使糾結與能量相關並成為一種實證的(evident)物理學資源,藉此,它們在協助獲得深刻的糾結理解上,本身也成了一種物理學資源," 他寫道。
如同 MIT Technology Review 一篇報導的解釋,這些關於糾結與資訊的新構想可能有深遠的影響:"這裡有種發展中的觀念,最能描述宇宙特性的並非那些統治事物的定律,而是那些主宰資訊的法則。這對量子世界而言顯然為真,對於狹義相對論而言必定為真,而目前正為了廣義相對論來進行探索。有某種方法在相同的立足點上處理能量,或能協助將這些互異的標準兜在一起。"
※ 我們說不定存在於母體中。相關報導:
* Energy-Entanglement Relation for Quantum Energy Teleportation
http://arxiv.org/abs/1002.0200
Masahiro Hotta* 新時空結構或能提供暗示給量子重力論
arXiv:1002.0200v1 [quant-ph]
Protocols of quantum energy teleportation (QET), while retaining causality and local energy conservation, enable the transportation of energy from a subsystem of a many-body quantum system to a distant subsystem by local operations and classical communication through ground-state entanglement. We prove two energy-entanglement inequalities for a minimal QET model. These relations help us to gain a profound understanding of entanglement itself as a physical resource by relating entanglement to energy as an evident physical resource.
* 科學家在量子世界中發現「黃金比率」
* 在強磁下超冷電子的奇特對稱(E8)
* 量子態一舉數得
* 以「國王的新衣」重新思考布朗運動
* 以有序風格推進冷卻的邊疆
* 靈感來自電漿電視的數位量子電池
* 振動 -- 綠螢光蛋白效率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