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19日 星期四

嘴饞的真相 身體缺這6種營養素

來源:http://health.udn.com/health/story/6008/1322742

2015-11-19 08:51:21 世界日報 編譯宋凌蘭/綜合17日電
 
缺乏某些營養素,會讓你想吃從乳酪、牛排、一直到巧克力和炸薯條的各種食物,而且你不見得想吃你缺乏的東西。營養師傑森和米拉.卡頓夫婦(Jayson and Mira Carlton)說明,缺乏以下六種營養素會造成何種情況。


鈣和鎂:

這兩種礦物質常常一起過低,讓人想猛吃糖和鹽。鎂太少使你想吃巧克力,但是壓力和吃太多糖會進一步耗盡體內儲存的鈣和鎂,讓你的食癮更強烈。可多吃乳製品、帶魚刺沙丁魚和深綠葉蔬菜來增加鈣,堅果、種子、馬鈴薯皮、乳製品和綠花菜來增加鎂。


維他命B:

這種維他命助你的身體面對壓力,在壓力大的時期,身體會迅速使用這種維他命,若儲存不足,你較可能承受壓力帶來的後果,例如吃太多。維他命B存在於肉類、海鮮、乳製品、深綠葉蔬菜、香蕉、馬鈴薯、鱷梨等。


鋅:

這種礦物質通常在長者和壓力大的人身上較低,缺乏鋅會使你的味覺遲鈍,導致你給食物添加更多鹽和糖,同時刻意找很鹹或很甜的食物來吃。鋅存在於蠔、螃蟹、肝臟、雞腿肉、蛋、豌豆和堅果。


鐵:

鐵太少,在更年期前的婦女和吃素者當中相當普遍,會令你特別想吃肉。鐵可從紅肉、雞肉和魚取得,為讓鐵達到最佳吸收,吃肉時記得搭配一個維他命C的來源,例如菠菜。


Omega-3脂肪酸:

如果你在晚上11時還打電話叫披薩,你的Omega-3脂肪酸可能過低。缺乏這種必要脂肪酸,會使你想吃乳酪。奧美加-3脂肪酸EPA和DHA在高脂魚最多,例如鮭魚、沙丁魚和經過適當處理的罐頭鮪魚。

冬天養生首重補腎 養好腎不怕冷


文/林嬪嬙

中醫認為冬季是匿藏精氣的季節,《黃帝內經》記載:「春夏養陽,秋冬養陰」,冬季養生首重養腎,是四季當中加強身體能量積蓄的最佳時節,此時進補吸收率 高,更能發揮補身的作用。木、火、土、金、水五行,相對應於春、夏、秋、冬四季,也對應於五臟,春對應到「肝」,夏對應到「心」,秋則對應「肺」,冬對應 在「腎」。




不過五臟六腑其實不管任何季節,都應該好好被調養,那為什麼冬季特別強調養「腎」呢?古籍當中,無論《黃帝內經》或是《傷寒論》,當時陳述地點在黃河流 域、長江以北,這些地區四季分明,冬天特別酷寒,冬為蜂藏之季節,大雪覆蓋大地,人體需要更多能量,而溫熱食物可以溫暖手腳,同時提高代謝率,比較能抵抗 寒氣。但是,台灣屬於亞熱帶氣候,冬天沒有中國的華北那麼寒冷,適當吃些溫補食物,就能達到禦寒功效。



腎氣不足,全身不對勁

中醫認為:「先天之本在於腎,後天之本在於脾胃。」身體活動能量夠不夠,就要看腎氣是否充足,冬季養腎比較不會怕冷,不容易因為氣不足而腰酸背痛、手腳冰冷、頻尿、畏寒,甚至夜尿連連。

「腎」在中醫的涵義,不單指腎臟,而是身體的一個系統,「腎主骨也」,筋骨、生長以及腰酸背痛等許多問題,皆因為腎氣不足所導致;「腎開竅於目也」,老年 人常見白內障、乾眼症,眼睛容易乾澀,看東西不清楚,或容易眼乾澀、流眼淚,也都是和腎氣不足有關。此外,「腎主藏精也」,表示腎氣不足,男性容易陽萎, 女性常會月經不調,或有不育、不孕等問題,這些都需要藉由補腎加以調理。


腎氣足助溫熱並供能量

冬天在12節氣當中,包含了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氣候寒冷,草木凋零,養腎的食材選擇應偏重在提供身體溫熱以及能量,以為來年儲存生長能量,所以,才會特別選擇此時進補。

溫補的食材很多,例如湯圓,糯米即屬溫性、溫熱的食材;而冬天常吃的臘八粥也屬於溫補;另外像是牛肉、羊肉,也是可以養生,但偏溫性的食材。藥材方面可選擇一點肉桂,能夠入腎氣,枸杞可以補腎滋陰,首烏、補骨子等,也有補腎氣效果。

出現腎氣不足、腎陽虛、腎陰虛等問題時,可以多利用補養食材幫助改善,很多人夏天吃些溫補食物容易上火,但一到冬天就沒問題,並非其他季節不能吃,只是炎熱夏天吃溫補就容易會上火,而在寒冷的冬天比較沒問題,也比較容易吸收。


養腎食補要注意

◎依體質選擇適合食物進補
雖然說:「寒為陰邪,易傷陽氣」,冬季嚴寒易致陽虛證,宜「去寒就溫」,以溫補陽氣為主,所以,得慎用滋陰藥物,但因個人先天稟賦不同,腎虛病症有陰虛、陽虛之分。

腎陽虛者,常見有畏寒肢冷、倦怠、腰酸耳鳴、小便不暢或失禁、夜尿頻而多、性功能下降、舌淡胖等虛寒症狀,可以用羊肉、韭菜、杜仲、胡桃肉、補骨脂、肉蓯 蓉、肉桂、益智仁等。腎陰虛者,常見口乾咽燥、煩躁、潮熱顴紅、盜汗、小便短黃、腰膝酸軟、頭暈耳鳴、舌偏紅、少苔等症狀,可選海參、枸杞、銀耳、黃精等 進行滋補。

從中醫學的觀點來看,冬令進補不能一味亂補,否則容易適得其反,應向中醫師諮詢自己的體質,在進補季節多吃些與體質相適的食物,才能補的恰到好處。

◎避免生冷食物
進補時,不宜同時大量食用白菜、菜頭、瓜類、柑橘等生冷的食物,以免抵銷了食補的好處。

◎經期、感冒不宜進補
經期不宜冒然進補。若出現大熱、大渴、便秘、心煩等實熱症狀;或皮膚病症狀;或患急性疾病,出現感冒、喉嚨痛、發燒時,皆不宜進補。

◎慢性病患進補應謹慎
製備食補藥膳常會加肉燉煮,慢性病患要留意肉類的蛋白質、脂肪及藥膳湯的鈉、鉀離子攝取量,以免補過頭反而造成健康上的負擔。高血壓、高血脂患者,盡量將 脂肪、皮去除,湯上的浮油應撈掉,勿使用太鹹的沾醬;糖尿病患者除了遵守治療飲食原則之外,宜減量吃半人份就好,且將藥膳熱量計算至整日熱量中;痛風患者 不宜大量喝肉湯,以免痛風發作。

中醫認為「腎為先天之本,脾為後天之源」,所以正常人進補,應在脾胃功能尚佳時,以免虛不受補。《內經》認為女子「五七陽明脈衰,面始焦,髮始墮」,男子「五八腎氣衰,髮墮齒槁。」男子宜在40歲左右開始,女子宜在35歲左右開始進補。

◎火氣大時應禁止溫補燥熱食物
在台灣,有許多人即使冬天仍是熱性體質,若食補後出現咽乾、口瘡、火氣大等症狀,要避開溫補燥熱的食物,最好還是請中醫師調治較為妥當。

◎進食不宜過飽
冬季飲食量增加,但活動量相對減少,吃過飽容易造成氣血運行不暢,飯後應適度走走、活動一下,也可以自己摩腹促進胃腸道蠕動,加快食物的吸收消化,以免積食。

沈蘊之特別提醒,冬季養腎時機要選對,易虛不受補的人,最好從立冬之前開始用平和的藥膳調整脾胃功能,為冬季進補作準備;而冬至(今年冬至是12月22 日)之後,自然界的陰氣漸漸消退,陽氣逐步回升,使冬季的閉藏轉向春季活潑的生機,在這個時候進補,營養成分的吸收與利用率大大提高,是保健養腎、抗衰延 年的最佳時機。


養腎配合注意事項

◎早睡晚起
清晨溫差大,有心腦血管疾病的人,起床時勿急著下床,建議先在床上稍為活動一下,等身體溫熱後再下床。另外,下床時先披件衣服,以溫度太冷而影響心血管的健康,尤其老人家要特別注意。

◎注意保暖
建議洋蔥式穿著,裡面穿透氣衣服,外面穿外套、脖子圍圍巾,進到暖氣房再脫掉。

◎改善手腳冰冷
建議常使用肉桂,例如麵包烤好後灑點肉桂粉,或加些桂圓和麵包一起烤,藉由溫補功效來改善偏寒體質。也可以善用廚房中的辛香料,如:桂枝、胡椒粉、肉豆蔻、白豆蔻等,都是能夠溫暖手腳的溫熱食材,很適合冬天怕冷、容易感冒的人食用。

◎避免過度緊張、驚恐
「怒傷肝、喜傷心、思傷脾、悲傷肺、恐傷腎」,情緒起伏過大對於身體反而不好,例如過度快樂容易傷到心氣,而心神不安寧,像孩子白天玩得太開心,晚上容易 睡不安穩;而受到驚嚇很容易傷腎氣;過於憂思則傷到脾氣,影響食慾,食之無味;太過難過則是影響肺氣正常運行,造成呼吸急促,情緒會影響身體正常的運行狀 況,維持情緒的穩定對於健康是有正面的幫助。

◎房事不可過度
房事要有所節制,才不會過度損耗而傷了腎氣。


溫熱食材可舒緩疼痛

李思儀也特別提到「寒主收引,寒性凝滯」,冬天很容易出現幾個疼痛問題,包括手腳抽筋、酸痛;老人容易膝蓋酸痛、肩膀酸痛;有舊傷的人,此時比較容易復發;也容易出現風寒頭痛等問題。

既然冬天特別容易有疼痛問題,更應該適時以溫熱食材舒緩疼痛,例如:生薑對寒性疼痛的改善效果特別好。而紅豆也是可多加利用的,藉由微波做成暖暖包當做外 敷用,作法是先依個人需要備量,密封後平舖1公分厚度,放微波爐微波45秒,再放入預先製好的布袋(依自己需求做成暖暖包或枕頭皆可),一次可保持 30~40分鐘熱度,敷在疼痛處,可重覆使用,便宜又環保,很適合天氣變天時容易酸痛者加以利用。


【完整內容請見常春月刊 39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