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26日 星期一

社企雙法:「公益公司法」及「社會企業發展條例」

http://vision.udn.com/storypage.php?ART_ID=3049

【聯合報記者】

黃昭勇 立法與行政部門分進合擊,台灣很可能將出現「社企雙法」:「公益公司法」及「社會企業發展條例」,想為成立社會企業提供法規鬆綁與租稅優惠等誘因,打造青年投入社企沃土。


立委王育敏說,推動「公益公司」是希望「給社會企業一個法律位格」。現有的法令是一件不適合社企穿上的舊衣。有心社企者只能在「公司」、「財/社團法人」等舊有組織型態中擇一。


「公益公司法草案」是在原有的選擇之外,加上「公益公司」作選項;並規定公益公司須將盈餘的二分之一再投入社會事業。


王育敏舉例,現行法令並不允許非營利組織(NPO)可以另設營利單位,但為降低對捐款或補助的依賴,許多NPO都想轉型為社企。王育敏說,訂立專法,就是要確保社企的公益目的不會改變。


此外,勞動部在政府改造前的勞委會時代已草擬「社會企業發展條例草案」,倣傚英國的「公共服務法案」精神:政府採購須優先考慮社企的產品與服務;另外,也考慮在行政院層級設立「社企發展委員會」、成立「社企基金」及租稅減免,建構利於社企發展的生態。
不過,對社發條例中的政府補助等措施,不少社企經營者認為,如果需要政府補助,就很難永續獨立生存。


立法,讓社會企業有法律定位,部分社企人還可以接受。但若要像韓國,由政府認證並分級,據此享受租稅優惠或是補助,讓很多人都有疑慮。


「社企型態還沒固定,很多的經營方式都還在創新中,要怎麼認證?」黑暗對話董事長謝邦俊說。


圖/聯合報提供


【2014/05/26 】

包租公婆成為查稅重點

http://money.udn.com/house/storypage.jsp?f_ART_ID=308482

【聯合報╱記者沈婉玉/台北報導】

報稅進入倒數計時,包租公、包租婆報稅了嗎?財政部官員提醒,「不動產相關交易及所得」已納入查稅重點,只要誠實納稅就不怕被查稅。包租公、包租婆想省稅,可掌握「抵愈多、繳愈少」原則。


包租公或包租婆有二種報稅方式,可將收入簡單扣除財政部頒訂的百分之四十三「必要耗損與費用」,以百分之五十七做為所得;或採比較麻煩的列舉扣除。民眾若免費出借房屋給親友居住、記得要簽訂契約並公證;出租牆面、收取押金或轉租當「二房東」,都要申報繳稅。


租金收入若比財政部頒訂的當地一般租金標準低,國稅局會對房東補稅。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住家用房屋租金標準與去年相同,仍以房屋評定現值的一定比率認定, 但營業用等非住家用的房屋,皆改採以實地租金調查訂出的「租金標準表」來認定,出租店面的包租公若要低報逃稅,將難逃補稅命運。


依財政部的簡單計算法,包租公的申報收入為年租金的百分之五十七,免附單據。但包租公可列舉扣除項目,包括折舊費、修理費、地價稅、房屋稅及其附加捐、以 出租屋為標的物的保險費、房貸等因租賃而發生合理、必要損耗及費用,雖要檢具單據憑證比較麻煩,但只要列舉額更高、可抵的更多,就有省稅效果。


包租公若將出租房屋的押金,存到銀行孳生利息,可選擇將這些利息列為租賃所得申報,減掉租賃所得的必要費用;若能確實證明利息是押金或典價存放銀行所產生,並已申報利息所得,則可列入儲蓄投資特別扣除額扣除,不用再計算租賃所得。


另外,根據財政部財政資訊中心統計資料顯示,民眾仍習慣要熬到最後幾天才報稅。預估今年有六百萬報稅戶,但截至昨日(二十五日)為止,僅有三零九萬戶完成報稅,剛過一半。

二代健保,應扣2%健保費類別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5/8700044.shtml
【聯合報╱記者詹建富/台北報導】2014.05.26 02:56 am




二代健保補充保費新制去年實施以來,一年收到近四百億元保費,為健保挹注不少財源,民眾保費負擔更公平。
二代健保補充保費新制去年上路,民眾若有薪資以外的所得,每筆超過五千元需加收百分之二的補充保費。健保署最近結算,許多有高額收入大戶紛紛現形,其中一名「包租公」共收四百零二筆、約一億四千多萬元租金,依法需繳兩百九十四萬元補充保費,成為去年健保「貢獻大戶」。
二代健保規定,只要有高額獎金、兼職所得、執行業務收入、股票股利所得、利息、租金等六類收入,除了獎金是指全年累計超過月投保金額四倍以上的部分,其他 五項若單筆收入逾五千元者,就得課徵補充保費。另外,雇主每月支付員工薪資總額扣除員工總投保金額的差額,也需繳交補充保費。


健保署原推估補充保費上路第一年,約可收取兩百億到三百五十億元補充保費。民間監督健保聯盟一度擔心,不少人為規避繳費,私下把銀行定存拆成多筆存款,或將月租改成周租,屆時可能連兩百億元都收不足。


不過,健保署近期結算,去年各類補充保費的實際收入高達三百九十八億元,讓外界「跌破眼鏡」。健保署副署長李丞華表示,補充保費全年收入雖超過預期,但去年一般保費的費率由百分之五點一七降至百分之四點九一,兩者一來一往,健保去年實際進帳僅增加近兩百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雇主負擔近半數的補充保費,許多有高額業外收入民眾,也成為補充保費的貢獻大戶。堪稱全台「包租王」的一名男子,單是去年繳交的租金補 充保費就高達兩百九十四萬元;另名超級營業員去年共領十二筆獎金,全年累計收入高達一億七百七十四萬元,其所繳的補充保費也有兩百一十五萬元。


還有一名「兼職王」,去年兼職收入有兩百三十九筆,全年收入高達一億零四百四十八萬元,繳交的補充保費兩百零八萬元。另一名大股東,共領取一百一十一筆股利所得、約九千六一十五萬元,貢獻一百九十二萬元補充保費。


李丞華表示,過去健保僅依據民眾的經常性薪資所得來計算保費,未把資本利得及其他非經常性薪資收入一併計入保費;但二代健保有效擴大費基,讓收入高者多繳一些保費,達到保費收繳公平原則。


【2014/05/26 聯合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