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7月6日 星期五

導向式擴音器

撰文╱菲謝蒂 (Mark Fischetti)
翻譯/宋宜真


正當你安靜地在店裡購物時,突然出現一個聲音:「渴了嗎?買我吧!」當時你正停駐在飲料區,旁邊沒半個人影,而其他距離幾步遠的顧客似乎沒聽到這聲音。

此時此刻,你正站在一個圓柱形的聲音區內。它不像一般廣播傳出的聲音,或是從燈泡發出的光,會向四面八方傳播;它是一個有方向性的擴音器,如同聚光 燈,會讓聲波只往單一方向集中。這道聲波是由超音波所組成,人的耳朵聽不到,但是當它們與空氣發生交互作用之後,人的耳朵便能聽到。

從1960年代開始,軍事及聲納研究人員便嘗試要駕馭這種現象,但最終也只能製造出大幅扭曲的聲音訊號。1998年,當時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龐貝(Joseph Pompei)發表了一套演算法,能將聲音的扭曲程度減低到幾個百分點。

目前,龐貝擴音器遍及以下地點:包括一些公司的大廳、波士頓美術館的展覽場,以及迪士尼樂園的明日世界。只有站在展品或是螢幕面前的遊客會聽到從擴 音器中傳出的聲音,因此整個展示廳並不會亂嘈嘈的。百貨公司目前也嘗試將其應用在零售商品的銷售,至於汽車製造業者則正在實驗,看看是否能讓乘客只聽得到 自己點選的歌曲或電影。若是裝設在客廳躺椅上方,那麼,老爸看電視的聲音,就不會影響到在沙發上閱讀的其他家人了。

不過也有一部份人認為,在某些情況裡,耳機也能達成類似的效果;而這種擴音器也有一些問題,例如,會有一些我們不要的聲音從汽車座椅反射出去。但 是,推廣它最主要的困難,還是價錢上的問題,這一套系統要價600~1000美元以上。若是價格下滑,消費者購買這種裝置的可能性便會提高,或者,他們在 購物時會更容易遇到這種裝置。

數學魔術疏通網路

http://sa.ylib.com/read/readshow.asp?FDocNo=1041&CL=18

原名:網路編碼迷蝴蝶
來自香江的一個小故事,戲劇性地在通訊界掀起一股全球熱潮。
撰文╱李碩彥



網路編碼迷蝴蝶
來自香江的一個小故事,戲劇性地在通訊界掀起一股全球熱潮。
撰文╱李碩彥(Shuo-Yen Robert Li)

網路編碼最簡單的概念來自「蝴蝶網」。每個箭頭表示傳送一個訊號,信號值是0或1。兩個信號x和y都要從A點傳到B點和C點。此時網路編碼可提升其傳輸效率

通訊是個古老的行業。一封郵件常常要經過好幾個郵局中轉,每一個中轉站所做的事就是「儲存轉發」(store-and-forward)。古今中外,資訊的傳遞方式都採用儲存轉發,也就是信號複製。萬里長城上的烽煙如是,今日的網際網路(Internet)亦然。

複製信號是最自然的通訊方式,但資訊量太大時容易產生網路塞車的麻煩。若以圖中的網路為例,假設每個箭頭表示傳送一個信號,信號值是0或1,由A點發出兩個信號x和y,都要送到B點和C點。困難出現在M點收到x和y之後,它只能轉發一個信號,若轉發x,則B點收不到y,若轉發y,則C點收不到x。這時「網路編碼」提供了一個解決辦法:讓M點送出一個代表x與y之異同的信號,當B點收到此信號與x,即可解出y;同樣地,C點也可解出x。

這張圖,就是表達網路編碼概念最著名的「蝴蝶網」。研究網路編碼的論文,到現在已經累積了數百篇,其中大半一開始都重述一遍蝴蝶網。有些人畫蝴蝶網的時候,會略去A點,那麼圖形就更像蝴蝶了。

網路烽煙今古似

事實上,如果蝴蝶網中的M點一定要用儲存轉發的方式,把x和y兩個信號都傳遞到B點和C點,那麼就只能先轉發兩個信號其中一個,再轉發另一個。但是如此一來,就需要用兩倍的時間來完成通訊,也就是說信號的「傳輸率」降低了一半。這更意味網路編碼比儲存轉發有優越之處,雖然幾千年來用的都是後者。

圖中的x⊕y信號,既不是x也不是y,而是兩者間一種數學運算的結果。它雖然簡單,卻也是一種「編碼」的形式。事實上,x⊕y是所謂的「二進位和」(binary sum),它不僅代表一種編碼形式,也是數學上的「線性」編碼形式。線性編碼的數學基礎非常深厚,所以比「非線性」編碼容易實現,因此也比較實用。

當兩條或多條信號傳輸的路徑局部重疊時,用編碼來提高信號傳輸率的技術可稱為「共路徑編碼」。幾十年來,這技術被零零星星地用在各種通信網路,其中也包括一些我早期的研究。蝴蝶網是共路徑編碼之一例,有時多條路徑重疊的部份僅在由起點出發的第一步。

回想起來,網路編碼的起源充滿了戲劇性。

1997年中,我開始沉浸於寫作一本名為《代數交換論及其寬頻應用》(Algebraic Switching Theory and Broadband Applications)的書。我在這領域15年的研究成果幾乎都沒有寫成論文來發表,只想用兩、三年的時間彙集成一本書,難度可不低,因此需要長期閉關修行。當時每個夜晚都會醒來數次,黑暗中寫下夢裡得到的關鍵字句或理念,翌日早晨再將橫豎潦草的字跡整理出來。

那年夏季,我在香港中文大學的同事楊偉豪應德國俾勒菲特大學的阿斯威第之邀,出訪該校,並結識了蔡寧。楊偉豪曾與美國南加州大學的張珍共同研究過衛星通訊網的信號編碼,用到了共路徑編碼技術。旅德期間,他與蔡寧一起研究共路徑編碼的信號傳輸率。楊偉豪 9月返回香港中文大學,並拿了例子給我看。

不久之後,楊偉豪與蔡寧合擬了一篇初稿,從「資訊理論」(information theory)的觀點來闡明該圖的理論根基,並找我評論。當時我想專心寫書,所以只想快點應付過去。結果我發現文中某一個定理是錯的,我用很抽象的話對楊偉豪解釋為什麼那是一個錯誤,雖然這個解釋對我自己而言可能都太抽象了。

楊偉豪沒聽懂我的解釋,依然認定那個定理沒有錯,所以再三找我討論。他要我乾脆給出一個反例來徹底推翻那個定理,或者明確指出其數學證明錯在哪裡。為了避免細讀那個證明,我只好試著做前者。當時我拿起筆在白板上畫起來,福至心靈,畫出了恰好構成反例的「蝴蝶網」。楊偉豪看了略有感觸,將蝴蝶網也畫在他自己辦公室的白板上,同時又做成「標本」,掛上另一幅牆。

麻煩才剛開始。每日望著白板上的蝴蝶網,我深深相信,不論蝴蝶網背後的理論基礎是什麼,它都會是解釋這理論的最好圖例。此外,我已對楊偉豪宣稱:蝴蝶網背後的基本原理一定是很簡單的「線性代數」。於是我撇開寫書,日夜思索到了11月,寫出一份數學初稿,將它交給楊偉豪。封面上有我的自白:「這項工作並沒有我頭一百回想像得那麼簡單。」

雁歸相見不相識

我以為終於得到了解放,於是很快又沉浸在代數交換論當中。緊接著,麻煩又來了。楊、蔡兩人的初稿是屬於資訊理論的風格,而我的初稿寫的是線性代數,兩種形式格格不入。舉一個例子,我一開始定義「編碼」就要求網路中每一個點都對應到某一個「向量空間」,這樣的定義,在做資訊理論的人眼裡可能是很荒誕的。由於缺乏足夠的時間和精神去將兩種風格融合在一起,我們只好將兩者的基本概念分別發表於1998年的會議論文集當中,這些論文都是以蝴蝶網為起點,不過會議的性質分別屬於數學、運籌學、資訊理論等不同領域。

資訊理論出發的版本在2000年7月發表於電機電子工程師協會(IEEE)的《資訊理論會報》(Transactions on Information Theory),成為「網路編碼」的第一篇正式文獻──雖然當時尚未出現這個名詞。從線性代數出發的版本最終寫成〈線性網路編碼〉一文,是這領域的第二篇正式文獻,但出版時間已經是2003年2月了。之所以拖得這麼久,有兩個原因:第一,投稿期刊的繁瑣工作,幾乎由楊偉豪一手打理,而他從2000年起也開始忙著寫書。第二,跨學科的新領域剛形成時,必須面對多方不認同的現實處境,〈線性網路編碼〉一文曾經因此為期刊所拒。該文後來獲IEEE資訊理論協會 2005年度論文獎,頒獎主席的賀詞正是「恭喜你們開創了新領域」。

這個新領域的影子,幾十年來其實一直隱藏於「共路徑編碼」的零星應用之中。2006年春天,我為了替國際光學工程學會(SPIE)撰寫時事報導,搜索了舊文獻,找到了三篇論文。它們都沒有點出共路徑編碼技術的一般性,而是各自將之用於磁碟陣列(RAID)、多通道網路接入和衛星通訊,其中竟有一篇是我的舊作。半年後,我與楊、蔡三人一同為IEEE資訊理論學會合寫時事短文時,又想起了自己兩篇更早的相關論文。2007年,我又憶起了我有1.5個美國專利也與共路徑編碼相關。如果說有許多其他人也用過共路徑編碼的技術,我也不會驚訝。只不過他們看到網路編碼時,能否聯想起以前的工作,就很難說了。

奈米發電機提供連續不斷的電力

Nanogenerator Provides Continuous Electrical Power

http://www.gatech.edu/news-room/release.php?id=1326

該裝置能夠從環境當中取得(harvest)能源,以提供直流電

亞特蘭大(April 5, 2007)-- 研究者展示了一款奈米等級的發電機原型,可從環境來源(包括超音波、機械性震動或是血流)中取得機械能,以提供連續不斷的直流電。

基於垂直排列的氧化鋅導線陣列,該陣列在一個新穎的 "鋸齒形(zig-zag )" 板狀電極(plate electrode)內部移動,此奈米發電機將可成為奈米裝置的新動力來源,而無須電池或其他外部電力來源。

"這朝著一種可攜的、適應性強的以及具成本效益的奈米裝置供電技術邁進一大步," Zhong Lin Wang(王中林)表示,他是喬治亞裡工學院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系的教授。"有很多人對於製造奈米裝置十分感興趣,不過大多不會去思考如何為它們提供電源。我們的奈米發電機能讓我們從許多來源取得或重複使用能源,替這些裝置提供電力。"

奈米發電機的細節發表在 4/6 當期的 Science 期刊中。這項研究由 DARPA 、NSF 與 Emory-Georgia Tech Center of Cancer Nanotechnology Excellence 贊助。

這部奈米發電機利用了氧化鋅奈米結構獨特的壓電性(piezoelectric)與半導體特性,當它們收縮(flexed)時,能夠產生微小的電荷。

製造程序從垂直排列的奈米導線,在砷化鎵、藍寶石(sapphire)或可彎曲的聚合物基質上成長開始;導線相距約 0.5 微米。一層氧化鋅在基質上長成,用以收集電流。研究者也製造出鋸齒形矽電極。那包含了數以千計、奈米尺度的尖端,因塗佈白金而具有導電性。

這個電極接著下降至奈米導線陣列上,只在其中留下足夠的空間,讓足夠數量的奈米導線可在尖端所創造出的間隙中自由地收縮。

奈米導線因波動或是震動等機械能而移動,並週期性的接觸尖端,傳遞電荷。藉由捕捉數以千計奈米導線因持續運動而產生的微量電流,這個發電機可以產生奈米安培等級的直流電。

王與他同事 Xudong Wang(王旭東)、Jinhui Song(宋金會)以及 Jin Liu(劉進,以上均音譯)預期,經由最佳化,他們的發電機可以在每立方公分的體積下產生 4 瓦特的電力 -- 這是基於單一奈米導線的計算。這可為廣泛的國防、環境與生醫奈米等級應用提供電力,包括植入體內的生物感應器、環境監測 -- 甚至是奈米機器人。

將近一年之前,在 2006 4/14 那期的 Science 上,王的研究團隊發表奈米發電機背後的概念。在那時,奈米發電機可以在原子力顯微鏡(AFM)的尖端拖過單一奈米導線時取得電力。

由塗佈白金的矽所製造,這個尖端成為一種簫特基位障(Schottky barrier ),在奈米導線收縮時協助其累積與保留電荷 -- 並確保電流以單一方向流動。因這些與 AFM 相似的多重傳導尖端,這種新的鋸齒形電極能同時成為成千上百根奈米導線的簫特基位障,自奈米陣列當中取得能源。

王表示可以把這些電極視為單一配件,替未來技術的擴展提供舞台,讓它真的能替奈米等級的應用提供電力。不過在它真的發生之前,還須進一步的開發,以最佳化電流製造。例如,雖然奈米導線可以長成約略相同長度 -- 大約 1 微米 -- 不過仍有些變化,太短、太長都不利於『發電』。

王表示他們需要更進一步的控制導線的生長、密度與單一性,他們現在有信心能夠同時產生數百萬根甚至數十億根導線,那能使發電機的運作最佳化。

在他們的實驗室當中,研究者在奈米發電機上使用超音波聲源,測量電流產生超過一個小時多一點。雖然在輸出有些波動,不過這些電流在超音波產生器運作時卻持續不間斷,王表示。為了避免量到其他電流來源,研究者使用奈米碳管 -- 那不具壓電性 -- 替代氧化鋅奈米導線,並且使用一個平面的電極。在相對照之下,該裝置並不會產生電流。

由於傳統的電池或不是太大,就是有毒性,因此以無毒且能與人體相容的氧化鋅所製成的奈米發電機相當適合植入人體的生醫裝置使用。王還提到,任何可以使奈米導線在發電機內移動的事物都可用來產生電力。只要很小的力量(如血流)就能夠驅動它們。

Writer: John Toon

※ 相關報導:

* Direct-Current Nanogenerator Driven by Ultrasonic Waves
http://www.sciencemag.org/cgi/content/abstract/316/5821/102
Xudong Wang, Jinhui Song, Jin Liu, Zhong Lin Wang Science 6 April 2007: Vol. 316. no. 5821, pp. 102 - 105
DOI: 10.1126/science.1139366

單一光子的超高密度光學儲存

Ultra-Dense Optical Storage -- on One Photon
http://physorg.com/news88439430.html
http://www.rochester.edu/news/show.php?id=2723

January 19, 2007

Rochester 大學的研究者已經達到一項光學的突破,這允許他們將整張影像的資料編碼到單一光子當中,將影像變慢以便於儲存,接著可以原封不動的重新獲得影像。

雖然在最初的測試影像當中只包含數百個像素,不過有大量的資訊將能透過這項新技術來儲存。

該影像是一個 "UR" 亦即 University of Rochester,由單一的光脈衝所構成,而該團隊能將上百個這樣的脈衝同一時間塞入一個細小、 4 英寸的容器(cell)中。將如此大量的資訊擠壓到如此小的空間中,並能完整無缺的重新取得,這替光學緩衝器開啟了一扇大門 -- 將資訊儲以光的形態儲存。

"那聽起來有點不可思議,不過不只是儲存 0 與 1 而已,我們存的是一個完整的影像," John Howell,他是助教授同事也是創造此裝置的團隊領導人,詳細內容將在今日(19)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的線上版揭露。

"這之間的差異,可以用單一像素與相機拍攝一張圖片來比擬 -- 這就好像一台 600 萬像素的相機。"

"你能在一個光脈衝當中放入極大量的資訊,不過在一般狀況下,你若嘗試要讓它緩衝下來,那麼你就會喪失許多資訊," Ryan Camacho 表示,他是Howell 的已畢業學生,亦是該文章的領導作者。"我們證明了要從非常低的光線水平,取出大量的資訊並擁有相當高的噪訊比(SNR)是可能的。"

光學緩衝現在是一個相當熱門的領域,因為工程師正嘗試以光加速電腦處理速度還有網路速度,不過當他們要將光訊號轉換成電子訊號,以便儲存資訊時時,整個系統就陷入了泥淖當中,即便時間很短暫也是一樣。

Howell 的小組使用了一種全新的方式,他可以保存光脈衝的完整特性。這些被緩衝的光脈衝基本上與原來完全相同;沒有扭曲變形、沒有額外的衍射,連原始信號的相位與震幅都都被保存。Howell 現在甚至要證明連量子糾結狀態都未曾變過。

為了要產生 UR 的影像,Howell 只發出一道光線,讓它通過蝕刻出 U 與R 的模板(stencil)。任何玩過皮影戲偶(shadow puppets)的人都知道它如何運作,但 Howell 能夠將光線 "轉慢" 如此之多,以致於只有單一光子能夠通過模板。

量子力學能在這種尺度下,支配著某些奇怪的事,所以那一丁點光線能夠被視為同時以粒子與波的方式存在。身為一個波,它能一次就穿越模板的每個部份,攜著 UR 的 "影子"。光脈衝接著進入 4 英寸長,充滿 100 度C,溫暖的銫原子氣體 cell 中,在那裡,光被減速並且被壓縮,這讓許多脈衝同時被裝入這個小管裡。

"John 在所送出的影像當中所包含的所有資訊,相較之下比之前任何人已經做過的還要多," 南加大的電子工程教授,同時也是 IEEE 雷射與光學協會的總裁, Alan Willner 表示。"能辦到那樣,並且維持訊號的純正 -- 這是一項了不起的成就。"

Howell 到目前為止已經能夠將光脈衝延遲 100 奈秒,並將它們壓縮到原來長度的 1%。他現在正進一步研究要將一堆脈衝延遲到數微秒之久,還有將多達 10000 個脈衝延遲到 1 奈秒。

"現在我要看看我們是否能將某些東西延遲到差不多是『永久』,甚至是在單一光子的程度," Howell 表示。"如果我們能辦到,我們就會尋求是否能將難以計數的龐大資訊儲存到只有數個光子中。"

ADNRs 比鑽石還硬的物質

Diamonds are not forever

德國科學家已經發明一種物質其硬度比鑽石還硬。Natalia Dubrovinskaia 以及她在 Bayreuth 大學的同事將碳六十分子施以巨大壓力而製造出這種物質。這個新形成的物質稱為 aggregated diamond nanorods(聚合鑽石奈米棒,ADNRs)具有很多工業上的應用。詳見:App. Phys. Lett. 87 083106

物質的硬度是經由測定等溫大塊物質的模量(modulus)而得知。Aggregated diamond nanorods 的模量是 491 GPa,而鑽石只有 442 GPa,Dubrovinskaia 與她二位同事已經取得製造這種新物質的專利技術。

每個碳原子分別以強而有力的共價鍵與其他四個碳原子相連是鑽石如此堅硬的原因。而這個新物質與鑽石不同,他是由細小的鑽石棒交互連扣而成,每個鑽石棒是 5-20 奈米的鑽石結晶,其長度約 1 微米。這個團隊以將近 20 GPa,相當於 200 大氣壓的壓力壓縮碳六十分子,並且同時加熱到 2500K 而製造出 ADNRs。他們在法國 Grenoble 的 European Synchrotron Radiation Facility 測量 ADNRs 的性質,發現他只比鑽石稠密 0.3%,而且是世界上壓縮性最低的物質。現在他們已經想出大量製造工業等級產品的方式,只待合作夥伴出現了。

研究發現聲學表面電漿子確實存在

Researchers Prove Existence Of New Type Of Electron Wave
(研究者證實新型電子波確實存在)

http://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07/07/070704144743.htm

July 5, 2007

Science Daily -- New Hampshire(新罕布夏)大學物理學家所進行的新研究證實,在金屬表面的新型態電子波:acoustic surface plasmon(聲學表面電漿子)確實存在,將對奈米光學、高溫超導體與的發展,以及表面化學反應的理解產生影響。該研究由 Bogdan Diaconescu 與 Karsten Pohl 所領導,發表在 7/5 的 Nature 期刊上。

"這種波的存在表示,在銅、鐵、鈹以及其他金屬表面上,電子的行為就像是湖面上的水一樣," Diaconescu 博士後研究者,與物理系凝態(Condensed Matter)小組一同共事。

"當一顆石頭被拋入湖中,水波會很快地朝各個方向擴散。當電子受到擾動時,如光線,相似的波可在金屬表面上被創造出來。"

聲學表面電漿子長久以來都僅在理論的基礎上被預測出來,它們的存在很難經由實驗證實。

"就在一年前,另一個科學團體推斷這種波並不存在," Karsten Pohl 物理系副教授表示。"這些研究者或許無法發現聲學電漿子,因為這些實驗要求極度精密性與很大的耐心。在進行一項嘗試之後,結果並沒有看見任何東西,那有可能是因為,例如,表面準備不周,或偵測器調校不足。"

這個發現聲學表面電漿子的實驗利用一具極其精密的電子槍,它會在一個特別準備的鈹晶體表面射出慢速電子。當電子從金屬表面的電子湖反射回來時,某些電子會釋出一定能量,那與聲學電漿子波的激發(excitation)相符。這些能量釋放可利用一種放在超高真空腔內的偵測器,同鈹樣本放在一起而測得。能量釋放雖小,不過卻與理論預測一致相符。

金屬表面研究對於工業用新催化劑的開發與工廠與車輛的排氣清潔相當重要。當這種新電漿子很有可能在金屬表面化學反應扮演重要角色時,未來的理論與實驗研究得要將它們當成一種新現象列入考慮。

此外,在奈米顯微鏡學與光學訊號處理中也大有前途,這種電漿子在光線從很小的奈米構造中繞射(衍射)出來時,能直接受到刺激。研究者估計,端賴其能量,這種波在被創造出來後會擴散數奈米,然後在數飛秒(,femtoseconds,10的負15次方分之一秒)內消失,因此在原子等級上見證了相當快速的化學過程。

其他潛在應用是利用這種波,在幾奈米到幾微米寬的通道上乘載光訊號,而且這能讓光訊號的傳播與處理裝置在奈米尺度上整合在一起。而有一種最有趣,但仍在理論階段的應用是,電漿子與高溫超導體有關。今日已知,超導現象會在二維片狀的材料中發生,那會引起特定的電子對,在沒有阻力的情況下通過整個導體。這如何發生的嚴格來說並不清楚,不過聲學電漿子很可能是解釋的一部份。若果真是這麼一回事,那將是一大進展,現在就有可能研究表面上的電漿子,那比材料內部更容易探測。

Diaconescu 與 Pohl 的研究受 NSF 的資助。

※ 相關報導:

* Low-energy acoustic plasmons at metal surfaces
http://www.nature.com/nature/journal/v448/n7149/abs/nature05975.html
Bogdan Diaconescu, Karsten Pohl, Luca Vattuone, Letizia Savio, Philip Hofmann, Vyacheslav M. Silkin, Jose M. Pitarke, Eugene V. Chulkov, Pedro M. Echenique, Daniel Farias6 & Mario Rocca
Nature 448, 57-59 (5 July 2007) doi:10.1038/nature05975

電漿子與電漿子學
單一光子的超高密度光學儲存
矽,也能成為超導體!
『有時候』比鑽石更硬的新物質
類似金屬與結晶體的超硬物質
日本開發導電水泥 能取代稀有金屬
科學家創造出新型態物質:極化子超流體
美軍電漿防護罩 讓敵人目眩神迷
NASA 衛星首次拍到「夜光雲」
科學家首度在 3D 中觀測近地磁「舞」

超空間引擎可望成真?

http://news.scotsman.com/scitech.cfm?id=16902006

2006/01/06

美國政府正在開發一種新的 "超空間" 引擎,或許有一天可以穿越超空間,在星際之間快速旅行。

根據 New Scientist 上的報告,這個假定的裝置原則上已經有輪廓出現了,不過他是根基於有爭議的宇宙結構,該宇宙結構可允許太空船在3小時內飛到火星,80天內到達11光年遠的地方。

這個 "理論上" 的引擎能夠產生一個十分強大的磁場,根據已故的科學家Burkhard Heim 在 1950 年代所建立的理論,這個磁場能夠產生一個重力場來推動太空船前進。另外,如果磁力場夠大的話,太空船可以 "滑" 進另一個次元,該次元的光速較快,因此可以達到不可思議的速度。關掉引擎後就可以回到我們目前的時空當中。

美國空軍對這個點子表示相當感興趣,而在 American Department of Energy 工作的科學家,他們擁有一個裝置叫做 Z Machine 可以產生驅動這種引擎所需要的強大的磁場,表示他們正要檢視這個理論是否經得起更仔細的檢查。

Jochem Hauser 教授是當中的一位科學家,他推行此一概念,告訴 The Scotsman,如果每項測試都能夠順利的話,能夠實際運作的引擎將在五年內被測試。

然而 Hauser 教授,他是德國 Salzgitter 應用科學大學的物理學教授,同時也是前 ESA 的航空動力主席,表示這個引擎是根基於一個據爭議的理論,該理論可能會改變我們對於現行物理定律的認知。

"It would be amazing. I have been working on propulsion systems for quite a while and it would be the most amazing thing. The benefits would be almost unlimited," he said.

"But this thing is not around the corner; we first have to prove the basic science is correct and there are quite a few physicists who have a different opinion.

"It's our job to prove we are right and we are working on that."

他表示這個引擎可以讓太空船旅行到不同的太陽系,他說:如果這個理論是真的,那麼這將不是科幻小說,而是科學事實。

他說 NASA 已經連絡他,而他下週將對美國空軍做更多的說明,不過目前還在非常早期的階段。他認為最好的發展情況是五年內會有原型機出現,如果此科技真的能夠運作的話。

美國政府是因為 Prof Hauser 與 Austrian colleague, Walter Droscher 合寫了一篇名為:"Guidelines for a space propulsion device based on Heim's quantum theory" 的論文以後才注意到他。

比光速更快的光

Light that travels faster than the speed of light

2005/08/01

一個來自於 EPFL 的研究團隊已經成功的展示,也是第一次人類可以控制光的速度,可以在一般的環境使用一般的儀器讓光線在光纖中,降速,或是升速。他們的研究成果將在 8/22 的 Applied Physics Letters 上公佈,對於光學計算或是光纖通訊產業都會產生重大影響。

在螢幕上,一個小脈衝來回移動,不過這個看起來不怎麼起眼的現象,卻是科技的極致結晶。這代表 Luc The'venaz 以及其他在 EPFL 的研究團隊利用簡單的光纖控制了光的速度。不只是讓光線的速度 C 降到在真空中每秒三億公尺之下,他們還可以把光線 "加速" 超過光速。

這並非科學家首次扭轉了光訊號的速度,當光線穿過水、玻璃窗等介質時就會有部份速度減低。事實上,在合理的條件下,科學家已經可以把光速降到跟腳踏車一樣快,甚至停止住!在 2003 年羅徹私特大學的團隊有很重要的突破,他們將光限制在一個室溫下的固體當中。不過這些都是靠極冷的氣體或是結晶狀的固體來辦到,而且他們只在某些波長的光線中成功。由 Luc
The'venaz, Miguel Gonzale'z Herraez 與 Kwang-Yong Song 所組成的EPFL團隊更進一步,他們不需要使用特殊的設備或實驗環境,他們可以輕易的調整光訊號的速度,達到更寬闊的延遲。The'venaz 說他們的成果相當的簡單廉價,可以應用在任何波長的光線上,特別是通訊時所使用的波長。

在通訊業中,透過光纖傳送大量資訊,光以光速在資訊高速公路上前進,但是資訊無法在這種狀況下被處理,因為目前的科技無法讓光訊號被轉換成電子訊號之前被儲存、路由。如果光訊號可以可以利用光線控制,那麼索費不貲的光電轉換就不需要了。以後可以直接用光訊號來處理資訊。

EPFL 使用他們的 Stimulated Brillouin Scattering (SBS,刺激布里淵散射。布里淵散射是一種由杜普勒效應所造成的散射現象。某溫度下晶格震動的波造成介質密度的改變進而影響介質的折射率) 法,可以在因子為 3.6時可以造成 "光學記憶" 的短暫現象。他們也可以建立極端的條件,讓光超過光速。雖然看起來所有的物理假設岌岌可危,不過這並不會使大家對愛因斯坦的相對論產生質疑,因為只有部份的訊號受到影響。

將光線減速對於我們以光來處理資訊十分重要。美國政府的 DARPA 也認為這十分重要因此挹注百萬美金到 "Applications of Slow Light in Optical Fibers" 這類研究當中,並且研發全光學的路由器。為了要能夠成功,可以讓不同波長光線降速,可以在高傳輸率(bit-rates)下運作,而
且不佔體積、便宜的裝置十分必要。

EPEL 的實驗讓上述的夢想快要成真,The'venaz 指出,未來我們可以製造出更高效能的微波訊號並應用用到下一代的無線網路當中,或是可以增加衛星之間傳輸的能力,我們或許只是看見光學的冰山一角而已。

重力是一種幻覺嗎?

重力以及空間中的某一維度或許只是幻覺罷了,因為它們可能只代表了更低維度空間中粒子與場的某種特殊交互作用而已。
撰文╱馬多西納 ( Juan Maldacena ) 2005/12
翻譯/高涌泉 台灣大學物理系教授

全 像理論連繫了兩組物理定律,一組是適用於某空間範圍之內的定律,另一組則適用於邊界表面上。圖中耍把戲的人和她那彩色的二維影像就代表了這兩種描述世界的 方式。邊界上的定律牽涉到帶有「色」荷的量子粒子,這些粒子會交互作用,和標準粒子物理中的夸克與膠子非常類似。三維空間內部的定律則是某種弦論,很難用 量子力學來描述的重力(耍把戲的人感受得到)定律也包括在內。儘管兩組物理定律表面上看起來南轅北轍,但其實邊界上和空間內的物理是等價的。

大家都看得到,我們周遭的空間具有上下、左右、前後等三個維度。如果把時間加進來,我們就有了一個混合了時間與空間的四維時空。所以,我們就住在一個四維的宇宙裡,不是嗎?

很不可思議的,物理中某些新理論卻預測了三維空間的其中一維可能僅是一種幻覺而已,而構成我們所知世 界的一切粒子與場,其實都只是在一個二維的場域中運動罷了,這個二維世界就好似艾波特(A. Abbott)的名著《平地》(Flatland)所描述的那樣。在這些理論中,重力也是幻覺的一部份:二維世界中並沒有這個力,但是當第三維的幻覺出現 時,重力也跟著出現。

講得更精確一點,新理論的預測是空間維度的數目可能會依觀點而異。換句話說,物理學家可以選擇用一組 三維空間中的定律(包括重力定律)來描述現實世界,也可以選用另一組二維空間中的定律(不含重力定律)來描述,這兩種描述方式完全等價。儘管這兩種方式截 然不同,兩個理論都可以描述我們所看到的一切,以及我們所蒐集關於宇宙如何運行的一切數據。我們根本沒有辦法決定哪一個理論才「真正」算是正確的理論。

上述的這種狀況實在難以想像,還好我們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找到類似的現象,那就是全像圖。全像圖是二維 物體,但是如果我們在適當的光學條件下去看它,就會看到完整的三維圖像。描述三維圖形所需的一切資訊,基本上都記錄在二維的全像圖之中。同樣的,在新理論 中,整個宇宙也可能是某種全像圖(見2003年9月號〈資訊.黑洞.全像宇宙〉)。

這種全像式的描述不只是一種智性上或哲學上的有趣東西,它還可能非常有用。譬如說,某個計算在其中一 種描述方式下可能非常困難,但在另一種方式中或許就比較單純,因而使得某些令人摸不著頭緒的問題變得比較容易解決。例如最近要分析某項高能物理實驗的結 果,這個新理論似乎就有所幫助。除此之外,這種用了全像術概念的理論提供了一種全新的方法,來建構一個量子重力論,亦即遵守量子力學原理的重力論。任何人 如果企圖統一所有自然界的力,都會了解量子重力論所扮演的關鍵角色。只有這門學問才能解釋黑洞內到底是什麼樣子,以及大霹靂後幾奈秒間發生了什麼事情。這 些深奧的謎題困擾我們已久,而全像理論提供了可能的解答。


結合兩種理論的高難度挑戰

艾雪的這幅圖(上圖)呈現了雙曲空間。每條魚的大小事實上是一樣的,同時圓周邊界是在距圓盤中心無窮遠的地方。這張是真實雙曲空間的投影,為了將無窮大的空間放進有限的圓圈中內,把遠處的魚壓縮了。

對於鑽研某些研究的物理學家而言,量子重力論是最後的聖杯,因為除了重力之外,其他的物理都可以用量 子定律來描述。以量子觀點來描述物理其實代表了物理理論的一整個典範,所以如果只有重力不遵循這個典範,實在是沒有道理的事。量子力學大約出現於80年 前,最初是發展來描述原子與次原子世界中各種粒子與力的行為。量子效應只有在這麼小的尺度才會變得重要。在量子理論中,物體沒有明確的位置與速度,而是得 用機率與佔據空間某區域的波來描述。在量子世界中,所有的東西在最基本的層次上都會不停的變動,即使是在「真空」中,也有虛粒子不停地出現又消失。

相對的,我們最好的重力理論,即廣義相對論,卻是個古典理論(亦即非量子理論)。廣義相對論是愛因斯 坦的傑作,它說物質或能量的聚集會導致時空彎曲,同時這個曲率會讓粒子軌跡轉彎,這正是重力場中粒子該有的行為。廣義相對論是個漂亮的理論,它的很多預測 已經通過高度精密的檢驗。

(接前圖)如果不這樣壓縮,這個雙曲空間將彎曲的很厲害,其中每一個小區域(如上圖)會略像有皺摺的馬鞍形狀。

在古典理論中(如廣義相對論),物體具有明確的位置與速度,像是行星繞著太陽運行。我們可以把這些位 置與速度(以及物體的質量)代入廣義相對論的方程式中,然後推導出時空的曲率,從而再推導出重力對於物體軌跡的效應。此外,空無一物的時空完全是平滑的 ──無論我們多仔細地檢驗,這是一個物質與能量能夠四處倘佯不會受到阻礙的場所。

我們如果想建構廣義相對論的量子版本,所要面對的問題並不僅是粒子在原子與電子的尺度上沒有明確的位置與速度而已,更糟的是在普朗克長度(10-33公 分)這種更小的尺度上,量子原理意味著時空本身會是一種洶湧的泡沫,類似於充滿真空中的虛粒子海。當物質與時空這麼變化多端,廣義相對論的方程式能預測出 什麼?答案是這些方程式再也不適用。如果我們假設物質遵循量子力學定律,而重力遵循廣義相對論定律,則數學上的矛盾就會出現。無論如何,我們必須找到一個 符合量子理論典範的量子重力論。

在多數的情況下,量子力學與廣義相對論的矛盾並不會成為問題,因為通常量子效應與重力效應之一會小到 可以忽略,或可以用近似法處理。但是如果時空的曲率很大,重力的量子效應就不可忽視。我們得有非常大的質量或者很高的質量密度,才能產生很大的時空曲率。 即使太陽附近所產生的曲率,和讓量子重力效應出現所需的曲率相比,仍是微乎其微。

雖然這些效應目前完全可以忽略,它們在大霹靂開始之時曾經非常重要,這就是為什麼我們需要量子重力論 來描述大霹靂如何開始。這樣的理論對於了解黑洞中心所發生的事也很重要,因為那裡的物質擠壓進了時空曲率極高的區域中。既然重力牽涉到時空曲率,量子重力 論也將是量子時空理論。這個理論將會澄清到底前面提到的「時空泡沫」是由什麼東西構成的,而且可能會提供我們一個全新的觀點,讓我們了解在自然最深奧的層 次上,到底什麼是時空。

弦論是廣被看好的一種建構量子重力論方式,一些理論物理學家自1970年代以來就在研究這項理論。在 建構沒有矛盾的量子重力論時,弦論已克服了某些障礙。但我們仍尚未把弦論完全建立起來,也還沒徹底理解它。換句話說,弦論學家只得到了一些弦的近似方程 式,而仍不知道精確的方程式。我們也還不知道說明這些方程式形式的基本準則,以及如何從方程式計算出那無數的物理量。

近年來,弦論專家已經獲得很多有趣也令人驚訝的結果,因此我們有了一些新方法來理解量子時空的模樣。 我不會在此描述弦論的細節(見2004年10月號〈一統宇宙的弦論〉),而把焦點放在最近弦論中一項非常令人振奮的發展。對於所謂負曲率時空中的重力而 言,它導致了一個完整的、邏輯上沒有矛盾的量子描述。這是我們所找到的第一個完整量子描述。我們發現全像理論似乎適用於這些負曲率時空。

負曲率時空

我們都很熟悉歐氏幾何,這種幾何的空間是平的(即不是彎曲的),也就是說它是畫在一張平紙上的圖形。其實就一個極佳的近似而言,這個幾何也是我們周遭這個世界的幾何:平行線永遠不會相交,而且歐幾里得其餘的公設也都成立。

我們也相當熟悉某些彎曲空間。曲率有兩類,正的與負的。最簡單的正曲率空間是球的表面。球有固定的正曲率,也就是說,球上各處的彎曲程度相同(蛋就不一樣了,蛋較尖的端點有較大的曲率)

一統宇宙的弦論

弦論預測,宇宙可能在寬廣的機率大地上,從近乎無窮盡的選擇中,隨機地佔用了一塊谷地。
撰文╱布索(Raphael Bousso)、普金斯基(Joseph Polchinski)
翻譯/李沃龍

弦論所預測的地景中,充斥著無數個可能的宇宙。這個景觀中可能包含了10500處谷地,每處谷地所對應的一套物理定律,可在無數的空間泡泡中運作。我們可見的宇宙,也許就只是其中某個泡泡內一塊相當小的區域。

根據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重力源起於空間和時間的幾何,空間與時間則合併成時空。任何 在時空形狀上留下痕跡的具質量物體,都適用於愛因斯坦在1915年制定的一條方程式。舉例來說,地球的質量使得時光在流經樹梢的蘋果時,比流經在樹蔭下工 作的物理學家來得快些。當蘋果掉落時,它實際上是對這時間的扭曲做出反應。時空曲率使地球得以保持在繞日軌道中,也驅使遙遠的星系彼此更加分離。這個驚奇 卻又美麗的概念,已被許多精密實驗所驗證。

既然空間與時間的動力學已經成功取代重力,我們為何不去尋找其他作用力的本質、甚至基本粒子譜的幾何 解釋呢?這項追求確實佔據了愛因斯坦的大半輩子。他特別注意到德國人卡魯扎與瑞典人克萊恩的研究,他們倡議重力可反映出熟悉的四個時空維度,而起源於額外 第五維度幾何的電磁力,則因為太過渺小,至少到目前為止無法直接看到。人們總記得愛因斯坦追尋統一場論的失敗。事實上,這項行動只是太早熟了些:物理學家 首先必須了解核力,以及量子場論在描述物理時所扮演的重要角色,這些認知直到1970年代才達成。

追尋統一理論是今天理論物理的中心行動,而正如愛因斯坦所預見的,幾何觀念在其中扮演了關鍵角色。卡 魯扎–克萊恩的觀念被重新提起,並且被擴充為弦論的特色之一,而弦論是個非常有希望能統一量子力學、廣義相對論與粒子物理的架構。在卡魯扎–克萊恩的推測 與弦論中,附加的微觀維度的形狀與大小,支配了我們所知的物理定律。是什麼因素決定了這個形狀呢?最近的實驗和理論上的發展,提出了一個令人驚訝且極具爭 議的答案,大大改變了我們所認識的宇宙圖像。

為了想像那些渺小的維度,我們可考慮由一根長而極薄的管子所構成的空間。如果在一段距離之外觀察管子,它看起來就像是條一維的線。但在高倍率放大後,管子的圓柱形就清晰可見。線上每個零維度的點,都顯露成管子上一個一維的圓圈。

卡魯扎–克萊恩理論與弦
在20世紀初期,當科學家只知道電磁與重力兩種作用力時,卡魯扎與克萊恩就提出了他們的第五維度觀念。因為這兩種力的大小,都與其源頭距離的平方成反比, 很容易便讓人懷疑它們之間有某些關聯。卡魯扎和克萊恩注意到,如果有一個額外的空間維度存在,則時空變成五個維度,那麼愛因斯坦關於重力的幾何理論便能提 供這種關聯。

這個概念並不是那麼荒誕不經。如果這個額外的空間維度捲曲成足夠小的圈圈,那麼物理學家最好的顯微 鏡,也就是威力最強大的粒子加速器,都將無法偵測到它。此外,我們已經由廣義相對論得知,空間是可彎曲變動的。既然我們所見到的三個維度曾經非常渺小,而 且正在膨脹,那麼想像今天有另一極微小的維度存在,就不是件太誇張的事了。

雖然我們無法直接偵測到它,但是一個很小的額外維度,仍可能有重要的間接效應可以觀察到。如此,廣義 相對論便可用來描述五維時空的幾何了。我們可以將這種幾何分解成三個元素:四個大時空維度的形狀、小維度與其他維度之間的夾角,以及小維度的周長。大時空 維度的行為遵照正常的四維廣義相對論。在它的每一個位置,都具備角度和周長的值,就好像散佈在時空中的兩個場,在每個位置上都有一定的數值。

神奇的是,此角度場能模擬四維世界裡的電磁場。也就是說,描述它的方程式與描述電磁作用的方程式完全相同,周長則決定了電磁力與重力的相對強度。因此,單從五維的重力理論,就可一併得到在四維時空裡的重力與電磁理論。


弦論預言所有看似點狀的粒子,其實是微小的弦。此外,也預測稱為膜(綠色)的薄膜狀物體存在。膜可具備各種數目的維度。有端點的弦(藍色),端點總是連在膜上,而封閉環圈狀的弦(紅色)則不受此限。

額外維度的可能性也同樣在統合廣義相對論與量子力學時,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弦論是這種統一理論的最主要提案。弦論中的粒子實際上可以是一維物體,如微小振動的環圈或弦。一條弦的標準尺度大約接近普朗克長度,也就是10-33公分(比原子核大小的10億分一的10億分之一還小)。因此,從任何小於普朗克放大率的鏡頭下看來,一條弦就像是一個點。

為了使理論中的方程式保持數學上的一致性,弦必須在10維時空中振動,這表示有六個極小而尚未被偵測 到的額外維度存在。除了弦之外,具有多種維度數而稱為「膜」的薄片,也可被嵌入時空中。在原本的卡魯扎–克萊恩概念裡,普通粒子的量子波函數可以填入額外 維度中。但是實際上,橫跨六個維度將使得粒子本身變得模糊不清。相對地,弦可受限制在一片膜上。弦論中也包含了通量或作用力,可用場線來代表,正如同在古 典(非量子的)電磁理論中表示力的方式一樣。

綜合而言,弦的圖像看似比卡魯扎–克萊恩理論來得複雜許多,但事實上弦論所本的數學結構更一致而完備。卡魯扎–克萊恩理論的中心思想仍保留著:我們可見的物理定律取決於隱藏的額外維度之幾何特性。

太多的解?
關鍵的問題是,究竟什麼東西決定了這幾何?從廣義相對論得來的答案是:時空必須遵循愛因斯坦方程式。借用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惠勒(John Wheeler)的話:物質告訴時空如何彎曲,時空告訴物質如何運動。但是這些方程式的解並非唯一的,許多不同的幾何均允許存在。五維的卡魯扎–克萊恩幾 何就是此非唯一性的簡單例證。小維度的周長可以是任何大小:在沒有物質的狀況下,四個平坦的大維度加上一個任何尺度的圈圈,可以滿足愛因斯坦方程式。類似 的多重解也發生在有物質存在的狀況。

弦論也可結合卡魯扎–克萊恩理論,此時我們仍得借用在空間中看似一條線的管子來表達額外維度。管子上有一維的膜通過,也有許多弦。有些封閉弦環繞管子表面一圈、甚至許多圈。如果不放大來看,這些弦看起來就像點狀粒子,而額外維度與其上的膜,則根本不會顯露。

在弦論裡,我們有數個額外維度,結果產生更多的可調參數。一個額外維度只能纏繞成一個圈圈。當有多個 額外維度存在時,整束額外維度可以有許多不同的形狀(專門術語稱為拓撲),像是球狀、甜甜圈狀,或者兩個甜甜圈連結在一起等。每一個甜甜圈環(把手)具有 長度及周長,為小維度造就了一大堆各式各樣可能的幾何形狀。除了把手之外,更有參數對應著膜的位置和纏繞每個環圈不同數目的通量。

但是這眾多的解並不是每個都相等的:每個組態具有由通量、膜與捲曲的維度自身曲率所產生的位能。這種 能量稱為真空能量,因為這是當四個大維度完全缺乏物質或場的狀況時,所具有的時空能量。小維度的幾何將會試著調整,讓真空能量變得最小,就如同擺在斜坡上 的球會滑到較低的位置一樣。

要了解這種最小化的後果,可以先試著專注在一個參數上:隱藏空間的整體大小。我們可以畫一條曲線以顯 示真空能量如何隨此參數變化,例如73頁〈能量地形〉的上圖。尺度非常小時,能量很高,所以曲線自左側高處開始。然後由左至右,曲線傾斜造成了三處低谷, 每個谷地都比前一個谷地低。最後在右側,曲線在最末一個谷地後,拖曳向下形成一個淺坡,直到成為一個常數值為止。最左邊的谷地底部高於能量零點;中央的是 精確的零;右邊的則低於零。


真正的弦論地景反映了所有的參數,因此將形成充斥著大量維度的地形。處在谷地的流形,傾向長時間保持該狀態。藍色區域是低於能量零點的地方。



隱藏空間的行為決定於初始條件,也就是代表隱藏空間的球在曲線上開始滾動的位置。假如組態起始於最後 一個坡頂的右側,球將會滾到無窮遠處,而此隱藏空間的大小將會無止境地增加(將停止隱藏)。否則,球將會停駐在三個波谷之一的底端,調整隱藏空間的大小, 而使能量最小化。我們可以使用真空能量是正、負或零,來區分這三個局部最小值。我們宇宙的隱藏空間大小並不隨著時間而改變:假如它真會變化,我們將看到大 自然的常數也隨著改變。因此,我們宇宙的隱藏空間必定處於一個最小值上。更特別的是,我們似乎正處於一個具有很微小正能量的真空上。

因為參數不只一個,我們實際上應把這個真空能量曲線想像成是一個複雜、多維度山脈的剖面,美國史丹佛大學的色斯金將此描述成弦論地景。由於這個多維地景的極小值(球可以停駐的凹陷底部),對應著時空的穩定組態(包括膜與通量),所以稱為穩定真空。

真實的地景只容許兩個獨立的方向(南北向與東西向),而這也是我們所有可以畫出的方向。但是弦論地景 因為可以擁有上百個方向,因此遠比真實地景來得複雜。弦論地景的維度不應與世界的真正維度相混淆;每個座標軸所測度的,並非物理空間中的某些位置,而是幾 何的某個面向,例如把手的大小或膜的位置等。

整個宇宙實際上是一團擴張中泡泡裡的泡泡,每層泡泡擁有自己的物理定律。其中僅有極少數的泡泡,適合像星系和生命等複雜結構的形成。

弦論地景的風貌尚未完全繪製出來。計算真空態能量是個困難的問 題,而且往往取決於是否能夠找到貼切與合適的逼近方式。近來,研究人員已經獲得穩定的進展,特別是在2003年,史丹佛大學的卡克魯、凱洛許與林德,以及在印度孟買塔塔基礎研究院的崔維帝發現扎實的證據,顯示弦論地景中,的確擁有可以讓宇宙穩定的極小值。

我們無法 確認究竟存在多少個穩定真空,也就是到底有多少個點可供球停駐,但此數目可以非常大。有些研究認為最多可能存在500個把手的解,而且 不會再多了。我們可用不同數目的通量線來纏繞每隻把手,但通量線的數量不可太多,因為它們會像圖中曲線的右邊一樣,使得空間不穩定。 如果我們假設每隻把手上可有 0~9條通量線(10個可能值),那麼將有10500種可能的組態存在。即便每隻把手上僅能有零或一單位的通量, 仍將有2500,或接近10150個可能性。

除了影響真空能量,這許多解中的每一個,都能藉由限定可出現的粒子或作用力,與它們所具備的質量和作用強度,使四維宏觀世界呈現出不同的現象。弦論可以提供我們一組獨特的基本定律,但我們在宏觀世界所見的物理定律,將取決於額外維度的幾何。

許多物理學家希望,物理學終將可以解釋為何宇宙具備它所擁有的獨特定律。但想要希望成真,必須先回答 許多有關弦論地景的深奧問題。哪一個穩定真空能描述我們所處的物理世界?為什麼自然選擇了這個真空,而不是其他的?所有其他的解是否被貶抑成只是數學上的 可能性,而永遠無法成真呢?假如弦論是正確的,那將代表民主的終極失敗:聚集了這麼多種可能的世界,卻僅將真實的殊榮賜給了這許多成員的其中之一。

相對於把地景簡化成單一選定的真空,我們基於兩項重要的想法,在2000年提出了一個非常不同的描 述。首先,世界並不需要緊守著一個小維度的組態,因為有一個極少發生的量子程序,允許小維度從一個組態跳到另一個。其次,做為弦論的一部份,愛因斯坦的廣 義相對論暗示了宇宙可迅速成長,使得不同的組態可以並列共存於不同的次宇宙裡;而且每個組態雖然都夠大,卻察覺不到另有別的組態存在。如此一來,就可消除 為何我們所處的真空是唯一存在的困惑。此外,我們認為我們的想法可解決自然界最大的謎題。

穿過加溫銫 光波減速

Putting the Brakes on Light Speed - washingtonpost.com

http://www.washingtonpost.com/wp-dyn/content/article/2007/01/18/AR2007011801683.html

【聯合報/編譯王先棠╱報導】 2007.01.20

美國科學家最近發現讓光波「煞車」的新方法,人類利用光束儲存影像資訊
的時代已不再遙遠。

華盛頓郵報十九日報導,美國羅徹斯特大學物理學家豪爾(John C. Howell
)等人最近利用加溫過的「銫氣」,成功使每秒前進約卅萬公里(環繞地球
七次)的光波速度減慢,大大提高利用光脈衝儲存資訊的可能性。

豪爾在最新一期「物理評論通訊」網路版中寫道:「我們只要轉動旋紐,它
就會變慢。」

由於學者還沒有找出使光波通過重要連結點時速度放慢的方法,目前最先進
的光纖系統仍須仰賴電子訊號處理器才能傳輸資訊。豪爾的研究成果超越了
這種限制,可說是光波訊號研究領域的重大突破。

豪爾的研究小組設計一個長約十公分的容器灌滿銫氣,並將氣體加溫到約攝
氏一百度,讓脈衝雷射通過。結果銫原子使雷射光波前端的速度變慢,形成
「光子塞車」的現象。豪爾說:「基本上,光會疊在一起。」

「慢光」是一個進展飛快的新興學術領域。雖然先前哈佛大學、IBM華生研
究中心等學術機構都曾成功使光減速,但豪爾研究小組的新減速方法遠比其
他單位的作法簡單。

學者認為,這項研究成果意義非凡,因它代表「馴化」自然界最狂野難測的
力量「光」的夢想極可能成真,以光波提高電腦演算、影像處理、國防科技
等領域的效率不再遙不可及。

史丹福大學電機工程學教授哈里斯說:「這是把慢光技術推向實際應用的一
大進步。」

銫原子所造成的光波減速非常短暫,光速延遲的時間約只有十億分之幾秒。
也就是說,銫氣把一段原長約六十公分的光束壓縮成不到十公分。

學者表示,能讓光波煞車,就可能把光波當作儲存資料的工具。光脈衝將取
代數位訊號「零」與「一」,攜帶畫面精細複雜的影像。

未來的保全攝影機會自動將拍攝到的臉孔與執法機關的犯罪檔案相互比對。
科學家也可以利用光波訊號儲存技術研究微生物或細胞長時間的細微變化。
此技術不僅能夠減少儲存全像立體影像所需的硬體空間,也將使密碼學研究
一日千里。

※ 之前王力軍就曾用銫將光速減慢。

* Light can break its own speed limit, researchers say - July 20, 2000
http://edition.cnn.com/2000/TECH/space/07/20/speed.of.light.ap/

* Dr. John C. Howell
http://www.pas.rochester.edu/~howell//mysite2/default.htm

比光速更快的光
IBM 亦能降低光速 並準備商業化生產
光學緩衝器 - 光學處理器的關鍵
奈米光纜 促進科技發展
超空間引擎可望成真?

實驗室製造出球狀閃電
電漿子與電漿子學
電漿筆可以殺菌
加國 NRC 團隊使用雷射來控制化學反應
超強雷射轟炸造就近似『黑體』的金屬

MIT 物理學家創造新物質
科學家建立世界第一個 "量子位元組"
大量生產量子離子阱的半導體製程
量子測量大突破
量子資訊傳輸:從光脈衝到物質!

世界最大的超導磁鐵開始運作
物理學家提出愛氏重力場方程式精確新解
不需要黑暗物質的重力理論
世界很有可能是平的 -- 全像理論

找到宇宙大霹靂證據 美2學者獲諾貝爾物理獎

【聯合報/編譯陳宜君/綜合三日外電報導】 2006.10.04

美國科學家馬德爾與史穆特因研究成果強化了宇宙生成的大霹靂理論,且有助於科學家深入了解星系與恆星的起源,三日共同獲得今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將共享一千萬瑞典克朗(約台幣四千五百萬元)獎金。

瑞典皇家科學院表示,現年六十歲的馬德爾與六十一歲的史穆特獲獎原因是發現「黑體輻射」的本質。黑體輻射是宇宙微波背景輻射,據信是宇宙大霹靂的遺跡。

馬德爾與史穆特的研究,係根據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一九八九年發射的「宇宙背景探測者」(COBE)衛星取得的測量數據。他們根據這些數據,觀察宇宙誕生約卅八萬年後的初期階段狀況。他們偵測到的宇宙微波也有助於證明星系形成的過程。

諾貝爾物理學獎評審委員會主席卡爾森表示,馬德爾與史穆特兩人並未證實大霹靂理論,但提出非常強烈的支持證據,「是本世紀最偉大的發現之一」,「提升我們對自己在宇宙中生存所在地的了解」。


史穆特「意外」 驚人里程碑

瑞典皇家科學院表示,馬、史兩人對COBE計畫的成功,助益極大。只要計算宇宙微波背景輻射的溫度,就可了解宇宙、星系與恆星的年齡。

馬德爾服務於美國太空總署位於馬里蘭州的戈達德太空飛行中心,史穆特則任職於加州柏克萊的勞倫斯柏克萊國家實驗室。馬德爾負責COBE整體計畫的協調,專精天文物理學的史穆特則負責測量輻射的細微溫度變化。

史穆特在柏克萊住所接受媒體訪問表示,他在午夜睡夢中接到諾貝爾委員會的電話,相當驚訝。他說:「我訝異他們竟然知道我的電話號碼。找到這項科學發現後,很多人打電話給我,於是我申請不公開號碼。」

史穆特說,發現黑體輻射本質「有點令人難以置信,是一個驚人的里程碑,現在獲得重大的殊榮與承認,真是意外。」


馬德爾「驚喜」 得獎不意外

馬德爾對於獲獎「又驚又喜」,不過他在接受諾貝爾委員會的現場電話訪問時表示,他對於得獎並不全然感到意外,因為早就有人說他和史穆特應該獲獎,「不過這的確是罕見的殊榮」。

馬德爾表示,他和史穆特剛發現黑體輻射的本質時,其實並不了解其重要性。大霹靂理論主張,宇宙數十億年前從一個密度極高且極為炙熱的狀態發展而來。有了直接的量化證據,科學家得以將宇宙形成初期的研究,從以理論探索為主跨越到直接觀察與測量的新階段。


◆ 馬、史兩人發現黑體輻射 佐證宇宙能量不均

【聯合報/記者李名揚/台北報導】 2006.10.04

中央研究院物理所研究員吳建宏指出,馬德爾和史穆特在一九九二年發現黑體輻射的本質(宇宙微波背景輻射)從方向測量,溫度有一點點差異,證實早期宇宙中能量分布不平均,這種不平均促成物質往能量高的地方聚集,讓星系得以產生,人類能夠存在。

吳建宏表示,大霹靂之後,宇宙溫度隨著宇宙膨脹而下降,一九六五年首次有人量到絕對溫度三度(攝氏零下二百七十度)左右,就是「宇宙微波背景輻射」。

吳建宏說,馬德爾和史穆特當初是使用美國太空總署的COBE衛星,量到宇宙微波背景輻射在各不同方向,有非常細微差異;由於宇宙微波背景輻射就代表早期宇宙的訊息,從測量資料顯示,早期宇宙能量分布大致平均,僅有些微的不平均。

他強調,星系、地球、人類之所以能出現、存在,就是這小小的不平均所造成;能量密度高的地方,重力較強,會吸引其他能量朝此聚集,經過一百多億年,就會集成星球、星系;而能量密度低的地方,能量被吸走,成為星系之間的廣大太空。

一九七○年代首度有人提出宇宙微波背景輻射在不同方向有溫度差異的理論,之後陸續有科學家進行量測,但因從地面量測,所以能量到的天域有限;直到馬德爾和史穆特,才用衛星量到不同方向的溫度差異,也把宇宙學從「好玩」推到「科學」領域。

台灣最近也積極加入宇宙微波背景輻射的觀測,吳建宏表示,昨天在夏威夷毛納洛峰正式舉行落成典禮的宇宙微波背景輻射陣列望遠鏡,就是由中研院和台大合作研製,未來將從不同的科學角度,觀測宇宙微波背景輻射的溫度差異。

吳建宏指出,宇宙學相關研究,與民眾生活好像沒有直接關係;但科學家為滿足好奇心,研究出許多新技術,都有助改善生活。

※ 相關報導:

大霹靂、標準宇宙論模型的證據找到了
黑暗物質真的存在
新發現的雲球是宇宙中最大結構
世界很有可能是平的 -- 全像理論

時空原子

時空,可能是由離散的小塊所堆積而成的……
撰文╱斯莫林(Lee Smolin),加拿大圓周理論物理研究學者 2004/02
翻譯/林世昀

環 圈量子重力理論預測,空間就像原子一樣:在測量體積的實驗中,我們只會得到一組離散數字的集合,體積由獨立的小塊組成。另一個我們可以測量的量是邊界B的 面積。一樣,運用本理論計算,所得到的結果亦是毫不含糊的:這個曲面的面積也是離散的。換言之,空間並不是連續的。它只由面積與體積的特定量子單位所構 成。

測量體積和面積時,可能得到的數值,是以所謂的「普朗克長度」(Planck length)為單位。這個長度與重力的強度、量子的大小和光速都有關。它標示了空間幾何不再連續的尺度。普朗克長度非常微小:10-33公分。非零的最小可能面積,就是普朗克長度的平方,也就是10-66平方公分。而非零的最小體積,則是普朗克長度的立方,10-99立方公分。因此,理論預測,每立方公分的空間裡,約有1099個空間量子。空間量子之微小,小到一立方公分裡的空間量子數目,竟比整個可見宇宙所包含的體積(1085立方公分)還多。

自旋網絡

關於時空,我們的理論還告訴了我們什麼?首先,這些體積與面積的量子態看起來像什麼?空間是由一堆小 方塊,還是小圓球所組成的?答案是:都不是,沒有那麼簡單。話說回來,我們還是可以畫出代表體積與面積量子態的圖示。對於研究這個領域的同行來說,這些圖 示非常漂亮,因為它們能連接到一個優雅的數學分枝。

要看這些圖示怎麼運作,可以想像我們有一塊形如正立方體的空間,如右頁圖所示。在我們的圖示中,我們 以一個點來描述這個正立方體,它代表一個體積元,還有六條線向外伸,每條代表正立方體的一個面。在這個點旁邊有一個數字,是用來標記體積的大小,而每條線 旁邊的數字,則標記著這條線所指表面的面積。

接著,假設我們在正立方體的頂面擺一個金字塔。這兩個共用同一個面的多面體,就用兩個點(兩個體積 元)和兩點之間連結的一條線(代表兩個多面體鄰接的面)來表示。正立方體還有其他五個面露出來(五條向外伸的線),金字塔則有四個(四條向外伸的線)。很 清楚的,除了正立方體與金字塔,含有其他形狀多面體的更複雜排列,都可以用這些點線圖示來加以描述:每個多面體的體積變成一個點,或稱「節點」,多面體的 每個平面則變成一條線,而連接節點的線,就代表多面體之間鄰接在一起的面。數學家便把這些線條圖示叫做「圖」(graph)。

現在,在我們的理論中,我們把多面體的形象丟掉,留著圖就好了。描述體積與面積量子態的數學會給我們 一套規則,讓我們知道節點和線要怎樣才能連接,以及圖裡頭哪裡可以放什麼數字等等。每個量子態都對應到其中一個圖,而每個合乎規則的圖也對應到一個量子 態。對所有可能的空間量子態來說,圖是一種很方便的速記法(量子態的數學與其他細節太複雜了,沒有辦法在這裡討論;我們最多只能展示一些相關的圖示而 已)。

比起多面體,圖是一種比較好的量子態表示法。尤其是,有些用奇怪方式連接的圖,並不能轉換成整齊的多 面體圖案。比如說,要是空間是彎曲的,不管我們用任何畫法,都不能把一堆多面體適當地嵌合在一起,可是,我們還是很容易把圖畫出來。的確,我們可以拿出一 個圖,然後由它算出空間的扭曲程度。由於空間的扭曲就是重力的來源,這些圖示便構成了重力的量子理論。

為了簡單起見,我們通常把圖畫成二維的,不過最好還是把他們想像是充填在三維空間中,因為那正是它們 所代表的。但這裡有個觀念上的陷阱:圖的線和節點並不是存在空間中的特定位置上。每個圖的定義,要視各個單元連接在一起的方式,以及它們與一個定義良好的 邊界(如邊界B)之間的關係。你用來想像「圖」的三維連續空間背景,並不能當做獨立於圖之外的一個實體。線和節點就是所有的存在;它們就是空間,而它們連 接的方式就定義了空間的幾何。

這些圖叫做「自旋網絡」(spin network),因為它們上頭標示的數字,和一種叫做「自旋」的量有關。這是英國牛津大學的彭若斯(Roger Penrose)在1970年代早期首先提出,而自旋網絡也許會在量子重力的理論中,扮演某種角色。1994年,當我們發現我們的精確計算與他的直覺不謀 而合時,不禁雀躍萬分。熟悉費曼圖(Feynman diagram)的讀者,應該已經注意到了,我們的自旋網絡並不是費曼圖,儘管它們從表面上看起來十分類似。費曼圖表示的是粒子間的量子作用力,是從一個 量子態進行到另一個量子態的;而我們的每個圖代表的卻是某個空間體積與面積的固定量子態。

圖裡頭個別的節點與邊線,代表的是空間的極小區域:一個典型的節點代表一個大小約為一個普朗克長度立 方的體積,一條典型的線則約代表一個普朗克長度平方的面積。不過原則上,對一個自旋網絡的大小和複雜度,我們的理論並沒有任何限制。如果我們能畫出一個我 們宇宙量子態的詳細圖像(亦即被星系、黑洞和其他物體的重力所彎曲的空間幾何),那麼,這個巨大的自旋網絡的複雜度是無法想像的,它的節點多達10184 個左右。

這些自旋網絡能描述空間的幾何,可是包含在那個空間中的所有物質跟能量要怎麼辦?那些佔據空間中某個 位置與區域的粒子與場,我們該如何表示呢?粒子(如電子)對應的是某些型式的節點,可在節點上加註更多的標記來表示;場(如電磁場)也可在圖中的線上加註 額外的標記來表示。至於粒子與場在空間中的移動,則以這些標記在圖上一步步的跳躍來表示。

一步一滴答

時間猶如無數個時鐘的滴答聲,一格格地前進。

 

會移來移去的不只是粒子與場。根據廣義相對論,空間的幾何也會隨時間變化。空間的彎曲會 隨著物質與能量的移動而改變,其波動則可以像湖面上的漣漪般穿越空間(參見《科學人》2002年6月號〈時空漣漪〉)。在環圈量子重力中,這些過程便以圖 中的變化來表示。它們隨著時間,以連續若干「步」(move)的方式演化,每走一「步」,圖的連接性質都會改變(請見右頁圖例)。

當物理學家用量子力學來描述現象時,他們會去計算不同過程的或然率。我們應用環圈量子重力來描述現象 的時候,也是做相同的事情,不管是在描述粒子與場在自旋網絡上的移動,或是空間幾何本身隨時間的演化,都是一樣。特別一提的是,加拿大滑鐵盧圓周理論物理 研究院的提曼(Thomas Thiemann),已經導出自旋網絡步進的精確量子或然率。有了這些,整個理論就完全確立了:我們有完整定義的步驟,任何在我們理論規則的世界中,所能 發生的任何過程的或然率,都可以計算。剩下的就只是實際去計算,算出對各類實驗觀測結果的預測。

愛因斯坦的狹義與廣義相對論,把空間與時間結合成一個單一、融合的實體,稱為「時空」。而在環圈量子 重力裡用來表示空間的自旋網絡,則變身為我們所謂的「自旋沫」(spin foam),來納入時空的觀念。加入了另一個維度(時間),自旋網絡的線便長成了二維曲面,而節點則長成了線(見右頁的圖例)。自旋網絡變化的轉折處(之 前討論的「步」),現在就用泡沫中的線所匯合的節點來表示。時空的自旋沫圖像乃是由許多人所提出,包括羅維理、現於烏拉圭蒙特維迪亞大學的萊森柏格 (Mike Reisenberger)、英國諾丁漢大學的巴瑞特(John Barrett)、美國堪薩斯州立大學的克瑞恩(Louis Crane)、加州大學河濱分校的巴艾茲(John Baez),以及加拿大圓周理論物理研究院的馬可波羅(Fotini Markopoulou)。

用時空的方式來看,在某個特定時間的一張快照,就如同一張時空的橫面切片。在自旋沫上取一張這樣的切 片,就是一個自旋網絡。不過把這樣的切片,幻想成有如平滑的時間流般連續地變化,則是不對的。如同空間是用自旋網絡的離散幾何來定義一樣,時間也是由一序 列個別的步所定義,就如右頁圖例所示,每進一步,網絡就重新排列一次。如此一來,時間也就變成離散的了。時間並不像一條長河般地流動,而是如時鐘的滴答聲 一般,每「滴答」一次,就大約是一個普朗克時間:10-43秒。說得更精確些,我們的宇宙中,時間就是以數不清的時鐘滴答聲來流動;意思是,在自旋沫中每個量子「步」發生的位置,就有一個時鐘在此滴答一聲。

已通過數道檢驗關卡

我 已經略述了在普朗克尺度下,環圈量子重力對時間與空間有什麼說法,可是我們並沒有辦法考察這個尺度下的時空,來直接地驗證這個理論。這個尺度實在太小了。 所以,我們要怎樣來檢驗我們的理論呢?一個重要的檢驗是,我們能否從環圈量子重力導出一個近似理論,而它就是古典廣義相對論?換句話說,假如自旋網絡像是 織出一塊布的絲線,這就如同在問:我們是否能將幾千條絲線的性質加以平均,來算出這片布料正確的彈性。當自旋網絡在好多個普朗克長度之下做了平均以後,是 否能以一種與愛因斯坦古典理論的「平滑布料」約略相符的方式,來描述空間的幾何及其演化?這是個困難的問題,不過近來已經有學者在幾個特例(或可以說是物 質的某些形態)上有所進展。比如說,波長較長的重力波,在平坦(沒被彎曲)的時空中傳播,便可以描述為環圈量子重力理論中特定量子態的激發狀態。

另一個成果豐碩的檢驗,是針對一個長久以來重力物理與量子理論的謎:「黑洞熱力學」,特別是和無序性 有關的熵。我們來看看環圈量子重力對此有什麼說法。物理學家計算關於黑洞熱力學的預測,用的是一種混合的近似理論,其中的物質以量子力學處理,但時空並不 是。一個重力的完整量子理論,如環圈量子重力,應該要能重現這些預測。具體而言,1970年代,現於以色列耶路撒冷希伯來大學的柏肯斯坦(Jacob D. Bekenstein),曾推論黑洞熵必須正比於其表面積(參見《科學人》2003年9月號〈資訊、黑洞、全像宇宙〉)。不久之後,霍金(Stephen Hawking)推演出黑洞(特別是小黑洞)必須放出輻射。這些預言,名列過去30年中理論物理最偉大的成果。

為了用環圈重力理論做計算,我們將邊界B取為黑洞的事件視界。當我們分析有關量子態的熵時,我們所得 到的正完全符合柏肯斯坦的預測。同樣地,這個理論也重現了霍金對黑洞輻射的預言。事實上,它還對霍金輻射的精細結構做了更進一步的預測。只要有微小的黑洞 被觀測到,就可以研究從它發出的輻射光譜,來檢驗這項預測。話說回來,這可能是很久以後的事情,因為我們根本沒有製造黑洞的技術,更別提是小的還是大的 了。

實驗技術上的障礙

空間是由一條條絲線所編織而成

 

的確,乍看之下,任何環圈量子重力的實驗檢測,都是技術上的巨大挑戰。麻煩在於,這個理 論所描述的特徵效應,只有在普朗克尺度這個微小的面積與體積量子下,才會變得明顯。比起目前計畫中最高能量的粒子加速器所能探測到的尺度(探測越短的距離 尺度,需要越高的能量),普朗克尺度還要小上16個數量級。由於我們無法運用加速器來達到普朗克尺度,許多人對於量子重力理論的驗證,已經不抱什麼希望 了。 不過,在過去幾年裡,已經有一些想像力豐富的年輕學者,想出了立即可行的新方法,來檢驗環圈量子重力的預測。這些方法靠的是光在穿越宇宙時的傳播過程。當 光穿過介質時,它的波長會受到一點扭曲,而導致一些偏折(就像光穿過水面所產生的效應)或是不同波長的色散效應。這些效應在光和粒子穿過自旋網絡所描述的 離散空間時,也會發生。

不幸的是,這些效應的大小和普朗克尺度對波長的比值成正比。對可見光來說,這個比值比10-28還 小;就算對至今測到過最強的宇宙射線來說,這個比值也只有十億分之一。對於任何我們能觀測到的輻射,空間的顆粒結構所產生的效應都非常小。但這些年輕學者 注意到,當光走過一段長距離時,這些效應會累積。因此我們可以去偵測來自數十億光年以外,如從γ射線爆發等事件(參見延伸閱讀2)所發射出來的光與粒子。

γ射線爆發會在非常短的爆炸內,噴發出能量範圍相當大的光子。烏拉圭共和國大學的甘比尼 (Rodolfo Gambini)、美國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學的普林(Jorge Pullin)與其他人用環圈量子重力所做的計算,預測不同能量的光子會以略微不同的速率行進,因此到達的時間會有些許差異(見左頁圖)。我們可以在γ射 線爆發的衛星觀測資料中尋找這個效應。目前為止的精確度,約為所需的千分之一,不過,預計在2006年升空的新觀測衛星「大區域γ射線太空望遠鏡」 (GLAST),將會有符合我們所需的精確度。

讀者也許會問,這個結果是否意味著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是錯的,因為狹義相對論預測了光速恆為常數。 許多人,包括義大利羅馬薩賓扎大學的阿梅利諾–卡梅利亞(Giovanni Amelino-Camelia)、英國倫敦大學帝國學院的馬逵荷(Joao Magueijo),以及我本人,已經導出了愛因斯坦理論的修正版本,可以容許高能光子有不同的行進速率。我們的理論主張,原來狹義相對論中,那個不變的 光速是能量非常低(或是波長非常長)的光子,才具有的速率。

離散時空的另一個可能的效應,牽涉到極高能量的宇宙射線。30多年前,就曾有學者預測,宇宙射線中能量超過3×1019電 子伏特的質子,會被充塞於空間中的微波背景輻射所散射,因此永遠到不了地球。令人困惑的是,日本一個叫做「明野廣域空氣粒子雨觀測裝置」(AGASA)的 實驗,已經偵測到多於10個能量高於這個上限的宇宙射線。原來空間的離散結構,居然能提高散射反應所需的能量,而允許更高能量的宇宙射線質子到達地球。因 此如果AGASA的觀測持續下去,而且找不到其他的解釋,那麼我們也許早就偵測到空間的離散性而不自知了。

往復循環的宇宙

What Happened Before the Big Bang?(大霹靂之前發生什麼事?)

http://www.physorg.com/news102516861.html

July 01, 2007

一項新發現是關於,另一個宇宙的崩潰顯然讓我們所存在的宇宙得以誕生,將在 Nature Physics 7/1 的 AOP 版發表,並且會在該期刊八月號印刷版刊出。

"我的論文採用了一種新的數學模型,我們可以在量子態經歷大反彈(Big Bounce)時,用以獲得關於其特性的新細節。大反彈取代了古典的大霹靂概念,成為我們宇宙的開端," Martin Bojowald 說,賓州大學物理系助教授。Bojowald 的研究亦提出,雖然有可能習得關與更早宇宙的許多特性,但我們對於某些特性都將不能確定,因為他的計算會呈現出一種 "宇宙健忘(
cosmic forgetfulness)",那起因於大反彈期間的極端量子力。

宇宙會從大霹靂的爆炸中蹦出的概念,對於那些要了解我們擴張宇宙起源的科學嘗試來說,現在已成為一大障礙,雖然物理學家長久以來都認為大霹靂是最佳模型。

一如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所描述,大霹靂的起源是在數學上毫無意義的狀態-- 一個零體積的「奇異點(singularity)」,不過卻仍包含無限大的密度與無限大的能量。

不過現在 Bojowald 與其他賓州大學物理學家正在探索連愛因斯坦都未知的領域 -- 在大霹靂之前的時間 -- 使用一種數學上的時間機器,稱為環圈量子重力(Loop Quantum Gravity,
http://en.wikipedia.org/wiki/Loop_quantum_gravity

這個理論,結合了愛氏的廣義相對論以及量子物理學的方程式,那並不存在於愛因斯坦那時候,是對於系統性建構大反彈存在(existence)的首次數學性描述,並且從我們已有的彈跳中推論出更早宇宙的特性。

"愛氏的廣義相對論並沒有包含量子物理學,這是必需的,以便能描述極端高能,那主宰我們宇宙非常早期的演化," Bojowald 解釋,"但我們現在有環圈量子重力,這理論包含必需的量子物理學。" 環圈量子重力是在賓州重力物理與幾何學研究所被倡導與開始發展的,現在是一種讓廣義相對論與量子物理學合而為一的主要方法。

科學家利用該理論在時間中回溯我們宇宙,並發現它的起始點的體積不大,不過並非零,而且最大能量也不是無限大。由於有這些限制,該理論的方程式能繼續產生令人信服的數學結果,超越了古典大霹靂理論的奇異點,賦予科學家能一窺大反彈之前的一扇窗。

量子重力理論指出「時--空」結構具有一種「原子的」幾何,那與一維的量子線(quantum threads)編織在一起。這種結構(fabric,亦指布料等織物)會在量子物理學所主宰的、接近大反彈的極端狀態下被撕裂,致使重力成為強大的斥力,故它不會如愛氏的廣義相對論所預言的,消失在無限大當中,宇宙會在大反彈中彈回,那讓我們擴張中的宇宙得以誕生。這理論顯示在大反彈之前會有一個收縮的宇宙,其時空幾何會類似我們今日的宇宙。

Bojowald 發現他必須要建立一種新的數學模型,以便環圈量子重力理論搭配,用以更精確地探索大反彈之前的宇宙。

"在環圈量子重力中,一個比現存數值方法更加精確的模型是必需的。數值方法需要不斷接近解答,而且所產生的結果並不如你所想要的一般與完整," Bojowald 解釋。他開發了一個數學模型,藉由解開一組數學方程式,能產生精確的解析解(analytical solutions)。

為了要更加精確,Bojowald 的新模型也更加短小精幹。他使用不同的數學描述將量子重力模型重構(reformulated),他所說的,能讓方程式明確地被解開,而且證明是一種強固的簡化。

"早期的數值模型看起來太複雜了,不過它的解看起來很清楚,這是一條線索,指出像這樣一個數學上的簡化或許存在," 他說。Bojowald 將量子重力的不同等式 -- 那需要一直不停計算在時間當中的眾多小改變 -- 重構成一個可整合的系統 -- 在其中,漸增的時間長度可被具體指為所有小型增加改變的相加。

此模型的等式需要能精確描述我們當前宇宙狀態的參數,故科學家能接著使用該模型在時間中回溯,在數學上「反演化」宇宙,以顯示其在更早時間的狀態。此模型的方程式亦包含某些「自由的」參數,那尚未精確得知,然而在描述某些特性時仍是必需的。Bojowald 發現這些自由參數當中的兩個是互補的:一個是專門獨佔在大反彈之後,另一個則是在大反彈之前。因為這些自由參數當中的一個,在本質上並不會影響我們當前宇宙的計算,Bojowald 與它串通(colludes),讓它不能成為一種工具,在大反彈之前的更早宇宙中,倒退計算(back-calculating)其值。

Bojowald 所發現,那二個互為互補的自由參數,代表在大霹靂之前與之後宇宙總體積的量子不確定性。"這些不確定性是額外的參數,當你將一個系統置入一個量子脈絡(context)之中時應用,例如一個量子重力理論,"Bojowald 說。"它類似量子物理學當中的不確定關係,在那裡一個物體的位置與速度是互補的 -- 如果你測量一個,你無法同時再測量另一個。" 同樣地,Bojowald 的研究指出,在大反彈之前宇宙體積的不確定因子與大反彈之後也有互補性。"為了所有實際目的,先前宇宙體積的精確不確定因子,將無法經由一定程序,從我們當前宇宙反推回去,即便透過最精密的測量,我們都將辦不到," Bojowald 解釋。這項發現暗示了更進一步的限制,在探索是否有物質(matter)存在於大霹靂之前的宇宙中時,會更加受到量子或古典特性支配。

"早期數值模型的問題是,你無法清楚看見這些自由參數到底是什麼,以及它們的影響是什麼," Bojowald 說。"這個數學模型賦予你一個改善過的式子(expression),那包含所有自由參數,而你可以立即看見每一個的影響," 他解釋。"在方程式解開後,幾乎馬上就能從結果中得到結論。"

Bojowald 在發現至少有一個先前宇宙的參數並不會在大反彈中倖存後得到了額外的結論 -- 接下來的宇宙看起來並不是另一個宇宙的完美複製品。他說,"永恆循環的絕對相同宇宙,顯然會被一個本身所存在的宇宙健忘所阻止。"


* What happened before the Big Bang?
http://www.nature.com/nphys/journal/vaop/ncurrent/abs/nphys654.html
Martin Bojowald
Nature Physics Published online: 1 July 2007
doi:10.1038/nphys654

* 時空原子 -- 時空,可能是由離散的小所堆積而成的 | 科學人 2004.02
http://sa.ylib.com/read/readshow.asp?FDocNo=378&DocNo=600

日天文學家首度以立體呈現銀河系圖
新發現的雲球是宇宙中最大結構
天文學家發現 132 億歲的恆星
放射性鐵,窺探恆星的一扇窗

新宇宙將從我們的宇宙誕生!
世界很有可能是平的 -- 全像理論
三角化的宇宙
新六維時空理論:額外維度應類似時間
黑洞資訊喪失悖論獲得解決?

哈佛教授提出「非粒子」物理理論
物理學家發現由三族夸克構成的重子
CERN 公佈 LHC 的新啟動時程
天文學家進行迄今最複雜的宇宙模擬

清單 - 物理學

編輯


◆ 物理發現、理論物理

 ‧2010/03/30 研究發現為何固體中的原子偏好某些結構
 ‧2009/12/16 新時空結構或能提供暗示給量子重力論
 ‧2007/11/18 衝浪老兄的萬有理論讓物理學家驚嘆
 ‧2006/03/05 人造重力磁?
 ‧2007/07/05 研究發現聲學表面電漿子確實存在
 ‧2007/07/05 新光鐘概念解釋特殊相對論的時間擴張
 ‧2007/07/01 往復循環的宇宙
 ‧2007/01/20 穿過加溫銫光波減速
 ‧2006/10/04 找到宇宙大霹靂證據美2學者獲諾貝爾物理獎
 ‧2006/10/04 超空間引擎可望成真?
 ‧2005/12/01 重力是一種幻覺嗎?
 ‧2005/08/01 比光速更快的光
 ‧2004/02/01 時空原子
 ‧2004/10/01 一統宇宙的弦論



◆ 物理應用消息

 ‧2007/05/18 科學家創造出新型態物質:極化子超流體
 ‧2005/08/03 ADNRs 比鑽石還硬的物質

新光鐘概念解釋特殊相對論的時間擴張

New light clock concept explains time dilation in special relativity

http://www.physorg.com/news102850833.html

By Lisa Zyga, July 05, 2007

Joseph West,印第安那州立大學的物理學家,最近為特殊相對論 -- 現代物理中的奇特概念之一 -- 當中的時間擴張效應,提出直觀的視覺化與計算方法。

在最近一期 European Journal of Physics 裡,West 引介了一種修正形態的光鐘(light clock),那基於古典的「Einstein-Langevin 光鐘(ELC)」假想實驗(gedanken experiment)。West 的版本,他稱為 "floor-mirrored Einstein-Langevin light clock(FMEL,地板反射愛因斯坦-朗
之萬光鐘),藉由引入第二面鏡子,能讓光鐘能在加速情況下運作。

"古典的 ELC 是如此的直觀,且有很多講師利用它,將時間擴張引介給學生," West 說。"我想要將光鐘視覺化,那具有同樣的宏觀感覺。"

"我覺得 FMEL 比起古典的 ELC 有種顯著優勢,可被加速觀察者利用。我在論文探討的是固定加速的例子,不過它仍可用於加速會改變的例子中,只要加速仍維持在同一方向。"

在特殊相對論裡,光鐘用來解釋諸如高速火車或是雙生子悖論。在後者,雙胞胎之一在接近光速(c)的火箭中旅行,而雙胞胎的另一個則在家中。當第一個雙胞胎回來時,會比他的雙生兄弟更年輕,這是因為相對論的事實之一,時間在接近光速的火箭行進中會比最初參考架構中的時間來的慢。

古典的 ELC -- 那描述一列高速火車經過一位觀察者 -- 由一個光子在二面鏡子之間來回彈跳構成,光子的移動與火車移動方向垂直。

ELC 也能被應用到,伴隨某種限制,雙生子悖論。對火箭上的雙胞胎而言,光子的移動是一直向前(straightforward)。然而,對於地球上的雙胞胎來說,光子在火箭遠離地球時,隨著火箭移動的光子會斜斜的離開地球。這種路徑讓光子看起來像是行經較長的距離,也因此要花較長的時間反彈回來,讓火箭上的鐘看起來比較慢。如果知道二面鏡子之間的距離與計算光子來回的次數,雙胞胎們可算出火箭上消逝的時間 -- 只要火箭以固定速度行進。

然而,當火箭加速時,這種光鐘會遇到一個問題:一旦火箭獲得速度,光子會掉到後端(falls out the back end)。

在領悟到有角度的鏡子無法提供前後一致的時間(當兩鏡之間的距離不同時),West 決定試著在火箭地板增加第二面鏡子來保持光子。地板鏡會跟著在二維火箭地板中加速的船員,將光子(一同)「推進」。此外,不管兩鏡之間的距離為何,光鐘會給出相同結果,而且會與其他在同一平面的同款鐘保持同步。

"我想要考慮一個加速中的「frame(畫面)」,鏡子分的夠開,讓學生能夠想像它們能用於一列火車,或是太空船上," West 解釋。

對於已加速的火箭雙胞胎來說,消逝時間的測量再一次筆直向前。不過對於地球上的雙胞胎而言,光子顯然不會沿著最短時間的直線路徑,相反的,它會依曲線前進,以便能待在 FMEL 的鏡子平面上。像 ELC 那樣,在地球雙胞胎的觀察中,較長的距離顯然讓光鐘變慢了。

"光線的路徑在 FMEL 中並非兩鏡之間的最短時間路徑,而是受限在一平面上運動的物體之間的最短時間路徑," West 在論文中解釋。

不管怎樣,利用 FMEL 以及標準量杖,船員將測得受限在其光鐘裡的光子,速度仍是 c。

"據船員所見,被允許在直線方向移動的光子,一如在地球上所見,可在最短時間之內來回二鏡之間,就好像是以大於 c 的速度行經二鏡之間,"West 解釋。"這很顯然能讓船員進行超光速通訊(superluminal communication)。然而,光子得要離開船員與光鐘的平面才能辦到。當船
員顯然以超光速行進時,船員甚至能觀察到固態物體的切片貫穿平面。"

然而,West 解釋,因果律在這種情況下並不會被違逆。船員無法建立Lorentz(羅倫茲)變換。如果能建立,那就能轉換地球上與火箭上觀察者的不同測量,而這必然意味著因果律被違逆了。

※ 相關報導:

* A light clock satisfying the clock hypothesis of special relativity
http://www.iop.org/EJ/abstract/0143-0807/28/4/009
Joseph West 2007 Eur. J. Phys. 28 693-703
doi:10.1088/0143-0807/28/4/009

大霹靂之前發生什麼事?
新六維時空理論:額外維度應類似時間
愛因斯坦到目前為止是對的!
"改進過的" 愛因斯坦理論
物理學家提出愛氏重力場方程式精確新解
"時空" 物理一些令人不快的事實
穿過加溫銫 光波減速

利用聲音將廢熱轉換成電流

A Sound Way To Turn Heat Into Electricity

http://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07/06/070603225026.htm
http://www.unews.utah.edu/p/?r=053007-1

2007.06.04

"我們能以一種簡單有效的方式,透過聲音,將廢熱轉換成電流," Orest Symko 說,猶他大學的物理教授,他領導此一研究。"這是來自於廢熱的再生能源新來源。"

Symko 五名博士生最近設計出新方法來改善聲熱引擎(acoustic heat-engine)裝置的效能,將熱轉換成電力。他們將於六月八日週五,於ASA 在希爾頓鹽湖城中心飯店所舉行的年會當中演示他們的發現。

Symko 計畫在一年內測試這個裝置,以一處軍方雷達設施與該大學的熱水產生廠的廢熱製造電力。

該研究由美軍贊助,他們對於 "雷達廢熱的處理,並生產可攜式電能,讓你在戰場中使電子設備," 頗感興趣,他說。

Symko 預期該裝置能在二年內成為太陽能電池的替代品。此熱引擎也能用來冷卻筆記型電腦與其他電腦,這些東西當它們愈趨複雜時,會產生更多熱能。Symko 也預測核電廠也使用該裝置,自冷卻塔釋出的熱能中產生電力。


如何從熱與聲音當中取得電力?

Symko 透過聲音讓熱轉換成電力的研究起源於他目前進行中的研究,他要開發熱聲(thermoacoustic)冰箱來冷卻電子裝置。

在 2005 年他開始一個為期五年的熱--聲--電轉換研究計畫,名為 Thermal Acoustic Piezo Energy Conversion (TAPEC,熱聲壓能源轉換)。Symko 與來自於華盛頓州立大學與密西西比大學的同僚一起工作。

此計畫在過去二年內接收 200 萬美元的資金,而 Symko 希望當熱--聲--電裝置縮的更小時資金能夠增加,讓他們能將與微機械(即 MEMS)結合,用來冷卻電腦與其他電子裝置,例如:擴大器。

使用聲音將熱轉換成電力有兩個關鍵步驟。Symko 與同事開發出不同樣式的新型熱引擎(技術上稱為 "thermoacoustic prime movers,熱聲原始動力"),以完成第一步:將熱轉換成聲音。

接著,他們使用現存的技術將聲音轉換成電流:"piezoelectric(壓電)" 裝置,會對壓力的擠壓產生回應,包括聲波,並將壓力轉換成電流。"Piezo" 表示壓力或是擠壓。

Symko 實驗室中所製造出來的大部分熱轉電力聲學裝置,都是裝載在圓柱體的共振器(resonators)當中,那可以放在你的手上。每一個圓柱體,或共振器,包含了一疊表面積很大的物質 -- 例如金屬或塑膠板,或是玻璃纖維,棉花或鋼絲絨 -- 那放置在冷卻熱交換器(cold heat exchanger)與加溫熱(hot heat)交換器之間。

當熱被施加時 -- 經由導火線(matches),一個小型發焰裝置或電熱元件 -- 熱會創造出一個門檻。接著變熱且移動中的空氣會產生單一頻率的聲音,類似吹入長笛中的空氣。

"你有熱,那如此地混亂、無秩序,接著你在一瞬間,你有單一頻率的聲音出現, Symko 說。

接著,聲波會擠壓壓電裝置,產生電壓。Symko 說那類似你手肘中的神經撞到東西時,產生疼痛的電神經脈衝時所發生的事。較長的共振器圓柱體產生較低的音調,較短則會較高。

能夠將熱轉換成聲音接著是電流的裝置缺乏可動部件。所以這種裝置幾乎不需要維護,而且很經久耐用。它們不需要建造的如同,例如:引擎中的活塞那樣精準,引擎活塞若磨損時效率會降低。

Symko 說,該裝置不會製造噪音汙染。首先,當較小的裝置被開發,它們會將熱轉換成超音波,人們無法聽到。其次,音量在轉換成電力時會變小。最後,"可以很容易地在裝置四周放置聲音吸收器以阻絕噪音," 他說。


學生改進熱聲轉換成電力的效率

下面是 Symko 的博士生所進行研究的摘要:

-- Student Bonnie McLaughlin showed it was possible to double the efficiency of converting heat into sound by optimizing the geometry and insulation of the acoustic resonator and by injecting heat directly into the hot heat exchanger.(透過改進共振器形狀與直接將熱注入加溫熱交換器當中,使轉換效率倍增。)

She built cylindrical devices 1.5 inches long and a half-inch wide, and worked to improve how much heat was converted to sound rather than escaping. As little as a 90-degree Fahrenheit
temperature difference between hot and cold heat exchangers produced sound. Some devices produced sound at 135 decibels -- as loud as a jackhammer.

-- Student Nick Webb showed that by pressurizing the air in a similar-sized resonator, it was able to produce more sound, and thus more electricity.(在尺寸較小的共振器當中對空氣施壓,可以產生更多聲音,也因此更多電力。)

He also showed that by increasing air pressure, a smaller temperature difference between heat exchangers is needed for heat to begin converting into sound. That makes it practical to use
the acoustic devices to cool laptop computers and other electronics that emit relatively small amounts of waste heat, Symko says.

-- Numerous heat-to-sound-to-electricity devices will be needed to harness solar power or to cool large, industrial sources of waste heat. Student Brenna Gillman learned how to get the devices

-- mounted together to form an array -- to work together.(創造出能夠產生相同頻率,且同步振動的轉換陣列以符合業界大規模的需求。)

For an array to efficiently convert heat to sound and electricity, its individual devices must be "coupled" to produce the same frequency of sound and vibrate in sync.

Gillman used various metals to build supports to hold five of the devices at once. She found the devices could be synchronized if a support was made of a less dense metal such as aluminum and, more important, if the ratio of the support's weight to the array's total weight fell within a specific range. The devices could be synchronized even better if they were "coupled" when their sound waves interacted in an air cavity in the support.

-- Student Ivan Rodriguez used a different approach in building an acoustic device to convert heat to electricity. Instead of a cylinder, he built a resonator from a quarter-inch-diameter
hollow steel tube bent to form a ring about 1.3 inches across.(以中空鋼管折成直徑 1.3 吋的環狀聲音產生裝置,可避免共振器產生反射,且效率加倍。)

In cylinder-shaped resonators, sound waves bounce against the ends of the cylinder. But when heat is applied to Rodriguez's ring-shaped resonator, sound waves keep circling through the
device with nothing to reflect them.

Symko says the ring-shaped device is twice as efficient as cylindrical devices in converting heat into sound and electricity. That is because the pressure and speed of air in the ring-shaped device are always in sync, unlike in cylinder-shaped devices.

-- Student Myra Flitcroft designed a cylinder-shaped heat engine one-third the size of the other devices. It is less than half as wide as a penny, producing a much higher pitch than the other
resonators. When heated, the device generated sound at 120 decibels -- the level produced by a siren or a rock concert.(製造出只有其他裝置 1/3 大的圓柱狀共振器,聲音可高達 120 分貝。)

"It's an extremely small thermoacoustic device -- one of the smallest built -- and it opens the way for producing them in an array," Symko says.

※ 相關報導:

* Dr. Orest Symko
http://www.physics.utah.edu/~woolf/acoustics/bio.html

* The Temperature of Sound - Feature
http://media.www.dailyutahchronicle.com/media/storage/paper244/news/2001/03/02/Feature/The-Temperature.Of.Sound-39300.shtml

SHPEGS - 太陽能熱泵發電系統
效率達 40% 的太陽能電池
寄生發電機:一邊運動一邊發電?
奈米發電機提供連續不斷的電力

印度將生產『零污染』的 Air Car
零汙染氫氣車 不是夢
二氧化碳空氣捕獲技術首度示範成功

微小發電機 利用振動發電

微小發電機 利用振動發電

Good vibes power tiny generator
http://news.bbc.co.uk/2/hi/technology/6272752.stm

英國開發了一種微小發電機,利用自然界的振動來發電,它很快就能用來幫助心臟的節律器(pacemaker)運作。

由 Southampton 大學的科學家所創造,這種發電機可以提供電力給那些很難更換電池的裝置。該裝置預計初期會被用來提供電力給那些位於工廠設備上的無線感應器。這個發電機的創造者表示,該裝置比的效率比類似裝置要高出 10 倍。


擁擠的電力

這個微小裝置不到 1 立方公分,利用這個世界四周的振動讓裝置中心懸臂(cantilever)上的磁鐵擺動,因而產生電力。雖然發電機產生微瓦特電力,不過足以驅動附著在工廠機器上的感應器,Steve Beeby 博士說,他領導這個裝置的開發。

"無線感應系統最大的優勢在於移除了導線與電池,也因此有潛力能將感應器嵌入以前所不可及之處," 他說。使用這種微小發電機,就可以部署數量更多的感應器,因為它們不在需要更換電池或替電池充電了,Beeby 博士說。

這個發電機本來開發成可以安置在空氣壓縮機當中,Beeby 博士說,不過它能在自我提供動力之醫療植入,例如節律器,中扮演未來的角色。在節律器中,人類心跳的強度足以讓裝置中的磁鐵保持晃動。

它也能夠提供電力給埋設在路上與鐵道橋樑上的感應器,用來監測結構的健康狀況。

該研究是歐盟 143 萬歐元的 Vibration Energy Scavenging (Vibes) 計畫當中的一部份,這個計畫是要探求如何利用環境中的振動產生電力。


* VIBES Project website
http://www.vibes.ecs.soton.ac.uk/

利用聲音將廢熱轉換成電流
奈米發電機提供連續不斷的電力
研究者證實新型電子波確實存在

英國 發起再生能源全民運動
SHPEGS - 太陽能熱泵發電系統
有機太陽光電池 隨處可充電
OPEC威脅:將推漲油價 制衡生質能源
巨大的微波爐讓塑膠變成油
核能抑暖化?研究:成核武擴散溫床

債券利息所得 按10%稅率分離扣稅

【經濟日報╱記者陳美珍/台北報導】

2007.07.06 03:44 am


立法院上月14日通過所得稅法部分條文修正案,個人債券利息所得改採分離課稅。由於這項修法案尚未經公告生效,財政部經與業者會商決議,債券利息所得扣繳仍按10%稅率扣繳,待法令生效後再改換發憑單,不致影響投資人分離課稅的權益。

財政部並已經著手研擬各類所得扣繳率辦法,公債、公司債與金融債券等利息所得的分離課稅率,原則將訂為10%。據指出,由於未來的分離課稅率與現行債券利息所得的扣繳稅率一致,先扣繳再改換憑單的作法,不會發生退補稅問題。

財政部昨(5)日邀集票券、金融相關業者,就所得稅法修正後,有關個人債券利息所得分離課稅,以及營利事業有關溢折價發行債券的利息所得計算原則進行會商。

由於所得稅法有關債券利息所得的修法案尚未經總統令公告施行,金融業對於目前已到期的債券利息所得,究應如何辦理扣繳一頭霧水。

昨天的會議初步獲致結論,財政部將儘速配合法令公告的時程,完成各類所得扣繳率辦法的修正工作。票券金融業者扣繳個人債券利息所得時,在法令未生效前,仍應按現有的扣繳率10%,對債券持有人課徵利息所得稅。

財政部表示,個人債券利息所得分離課稅已明令溯至今年元月起適用,因此只要是今年元月以後到期的債券利息所得,均得按分離課稅方式繳稅,不再合併個人綜合所得申報。

因此,在法令未公告生效之前,已到期的債券利息所得先按10%的扣繳率開出一般扣繳憑單,待法令生效施行時,再由扣繳單位改發分離課稅憑單,交由納稅人保管。財政部也已準備修正分離課稅憑單,納入債券利息所得以便納稅人與扣繳單位有所憑據。

【2007/07/06 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