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馬培治/台北報導 10/08/2007 |
面對近來相當熱門的ITIL話題,藍色巨人IBM認為,要做好完善的IT服務管理,除了ITIL,CMMI、COBIT等標準也應納入考慮。
近日來由於itSMF(IT服務管理論壇)台灣分會成立,加上ITIL(IT Infrastructure Library, IT基礎架構集成)第三版的推出,ITIL一時之間成為廠商與企業間的熱門話題,CA、BMC與HP上個(7)月以來更相繼舉辦關於ITIL的活動,總共 吸引逾千位企業代表出席。不過,按兵不動的IBM認為,ITIL登上話題熱潮固然有助於市場推廣,但更強調「做好IT服務管理,CMMI與COBIT等標 準也應納入考慮,」IBM高層表示。
「企業應該評估目前需要提升的IT服務管理領域,選擇適合的標準遵行,」IBM架構服務與IT策略執行顧問Michael Shallcross表示,IT服務管理應該從使用者的角度,來決定採行的標準。他解釋道,若企業IT服務重點在營運面(operational), ITIL便很適合;但若企業IT的主要使用者是開發,則應採CMMI(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 Integrated,能力成熟度整合模式);若是治理或規劃,則為COBIT(Control Objectives for Information and related Technology,資訊與相關技術控制目標)。
IBM全球IT服務事業部顧問經理陳俊昌則說,IBM自1983年以來便已自行發展一套專屬的ITSM架構與方法論,此外也參與ITIL相關標準的制定與出版品編寫,「ITIL只是ITSM的一環,企業可以依據自身發展狀況與需求,同時採用諸多標準的精華,」他說。
ITSM(IT Service Management, IT服務管理)為1980年代英國商務部(OGC)提出的概念,是在將IT視為服務的前提下,透過管理的手段,來提升、確保IT服務的品質。OGC與並據 此發展出ITIL架構,欲以流程與方法論協助企業達到良好ITSM的目標。也因為ITIL是針對ITSM所制定而成,使得一般企業一聽到ITSM,便會自 然想到ITIL。
不過由於IT服務定義廣泛,軟體開發、IT治理等亦會影響IT服務品質的內容,也因此被認為應納入ITSM的範圍,這也是為什麼IBM認為CMMI與COBIT的應與ITIL一併列入ITSM範圍的理由。
研究機構IDC企業應用研究經理曹永暉回應IBM的說法表示,ITIL是達到良好ITSM的途徑之一,但不是全部。
「但國內企業偏好採用既存的標準,因此一提到ITSM,企業往往會先想到ITIL,」曹永暉認為,ITIL雖以最佳實務(Best Practice)的觀點提供企業提升ITSM的準則,但畢竟沒有兩家企業是完全相同,他認為,與其追隨單一標準,企業不妨以ITIL架構為基礎,發展自 有的IT服務管理流程。
其它業者亦認同ITIL不是絕對,但確是進行ITSM很好的參考準則。CA資深技術顧問江禎義便說,要做到良好的ITSM,ITIL當然不是惟一的途徑,但他認為,對於沒有資源自行開發管理流程的企業來說,「有現成的標準可參考,會比較容易,」他說。
不過,對IBM提出CMMI與COBIT等標準亦應納入企業ITSM規劃,曹永暉認為,其他廠商未必不知道ITSM包含範圍不止ITIL,而是市場行銷的 考量問題。他認為,IBM同時提出ITIL、COBIT與CMMI,有利於產品的整合銷售,「不是每家推廣ITIL的廠商,產品都像IBM一樣完整,」曹 永暉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