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17日 星期四

認清情緒本質 跟焦慮分手

http://health.udn.com/health/story/6001/1510639
2016-02-19 09:03:36 聯合報 王映涵/北市大同

我是個容易焦慮緊張的人,可能跟遺傳或環境有關,反正就是個性急躁,小時候還不覺得,長大愈覺察自己的問題,醫師說是神經質,直到罹患情緒疾病後更嚴重,放鬆的藥物吃了一堆,還是改不掉。


後來醫師要我買「別讓情緒控制你的生活:如何讓辯證行為治療法幫助你掌握自己」一書,開始教我書中的技巧。


住院時,心理師也教導如何利用呼吸放鬆情緒或肌肉繃緊再放鬆等技巧,後來又參加醫院的團體治療,學習如何內觀,好好察覺情緒並與人分享經驗。但因家庭關係,即使家族治療還是改不掉焦慮緊張的個性,直到最後心理師說:那是我的一部分,要學會與它和平共處,且焦慮也有它的功能,就像比較不會遲到之類的。


我從認識情緒本質開始,醫師要我說出想到的情緒有哪些,就可發現你的個性是比較正面或負面,情緒雖看似相似、但還是有所差異,學著從身體內觀,寫下每件事給自己的情緒反應,並自我分析,還有學習一周的快樂實踐,在生活中找尋快樂等。因快樂不會持久,悲傷也是,任何情緒來去就像葉子隨風飄過,如果被情緒控制也沒關係,讓它過去,搭配運動及學習人際技巧,試著在情緒不好下找到可以放鬆的東西,例如精油味道或是一顆糖,再搭配呼吸讓情緒慢慢緩和下來。


有次門診看到有病人問我會不會焦慮,對方煩惱說他讀不下書、也無法工作,一直不斷在醫院診間外面徘徊、坐立不安。我把經驗跟他分享,像是做什麼事可以減輕焦慮,然後分析為何會焦慮,就可慢慢看出自己到底在焦慮什麼,如此理性分析,其他病人反而覺得我沒問題,為何還要就診。


情緒的支持性功能性不管是正向或負向都有意義,就像人一樣,只是我們如何把它妥善在生活中取得平衡,不要太過而已。